《我们这十年》播出后,剧集《唐宫夜宴》《热爱》收获大量好评,但播出到《前海》却有了让人弃剧的冲动,还是《一日三餐》的烟火气将观众留了下来——也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有网友会说《前海》能不能从《我们这十年》中拿掉。
《前海》的介绍是,聚焦了大湾区青年创业者,通过对其创业经历的呈现,展现了大湾区战略实施以来,湾区发展的蓬勃活力。
具体的故事也很简单,香港青年叶舟大学毕业后立志做一款老年人健康智能监控软件,为了这一梦想,他拒绝体面的工作,领着免费的盒饭站街头也不愿意妥协,这些看起来都还好,但剧情让人不舒服的是,他恰到好处遇到了贵人——梦工场事业部主任项海后。
这个环节虽然有幸运的成分,可也符合逻辑,毕竟前几年互联网高歌猛进的时候,创业者拿到风险投资简直在正常不过,作为创业者的叶舟,从始至终给观众的感觉就是浮躁,完全不像刚开始他呈现出的坚定,一味冒进,即便被项海委婉提醒后,还是不管不顾,没有做产品的呈现,只有画大饼的老板。
在项海的帮助下,他理所当然的成功了,最后画面给了项海托举叶舟的镜头,看起来很舒服,可整个故事完全没有让我们看到创业的艰难,只看到了平铺直叙,和前面的故事线比,多少显得单薄。
好在《一日三餐》重新将故事线拉了回来,通过袅袅升起的烟火气,有声有色地记叙了过去十年发生在舌尖上的故事。
退休干部闫伯、退休工人白叔、退休演员丁娘娘,人民监督员“老醋”经历不同,但他们因为街边五味叔的“一日三餐”店里的肠粉聚在一起,谈论生活的琐碎,像是闫伯紧跟时事教育儿子,白叔的小炫耀欲,丁娘娘遇到的扰民事件等。
故事主线则围绕五味叔和女儿蔡云两人的不同理念来走,五味叔坚持廉价肠粉才是根本,蔡云却认为要做高档消费才能赚钱,爆发了第一场矛盾后,蔡云占据主场,店名从“一日三餐”换成“皇家鲍翅”。
五味叔的店被挤压成街边小店,和被改成高档酒楼的主店面毗邻而居,五味叔仍旧把街坊邻居作为重点,满足新老顾客熟悉的口味;蔡云则是把请客吃饭作为卖点,社会风气转向下,高档酒楼变得门可罗雀,而“一日三餐”依旧门庭若市。
在老醋的提点下,五味叔挽救了误入歧途的女儿,将高档酒楼变成茶餐厅,那份烟火气再次回归街头巷尾。
整个故事有高度,有深度,有温情,有人间烟火气,虽然和之前广受好评的《唐宫夜宴》《热爱》维度不同,讲的方面不同,但各有各的好看,是不可多得的好剧。
和这几个单元相比,《前海》的剧情刻画很难吸引人——好的剧情应该是观众能找到共鸣,能和主线人物产生衔接,而不是一味平铺直叙告诉观众我要怎样怎样,再大的口号也需要细节呈现,不然故事就会显得无力。
《一日三餐》明着看没什么宏大叙事,可每一个细节中都彰显着当下时代,像是蔡云并非财迷,只是为了多赚钱早点减轻压力,随波逐流被当下洪流推着前进;老醋的身份一直是个迷,直到闫伯儿子前来吃肠粉才揭开;五味叔精心打理的盆景到了女儿手里没多久就蔫,老醋捡回去后再次焕发新的生机等,这些不动声色的镜头都让人觉得有意思。
《前海》呢?有些画面也很有意思,像是罗嘉良扮演叶舟的父亲,他经历过创业的艰辛,一直拒绝儿子创业的样子,默默关心儿子却不承认的样子像极了日常和我们起争执的父母,可这些温情无法拉起主线的观看体验。
《我们这十年》的几个单元之所以让观众欣喜,是因为我们看到流水线外的另一种叙事,而《前海》虽然有野心,却并没撑起那份创业的豪情,这可能就是观众对它评分不高的原因吧!
乐游广东
没有一位本地演员
用户14xxx22
总体还不错,就是一些细节处理还有待提高。比如五味磨肠粉时,那磨一会儿正时针方向转,一会儿反时针方向转……
R留得残荷听雨声
刚刚看完这个单元,真的非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