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失的他
果果
晚上八点多钟,市中心灯火通明,写字楼里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不知疲倦。
别人是盼着下班,林明是喜欢加班,没有人比他更喜欢加班。因为回到家之后有两个人在等着他,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父母。
二十九岁了,还是单身汉一个,父母可以说操碎了心,磨破了嘴,就想让他早点结婚。电话催不动,直接来到了他所在的城市。
从大学刚毕业就被催婚,到现在好几年了,林明不知道多少次梦中惊醒,害怕地望向四周,好像父母就坐在他的身边。
时刻紧绷的神经让他变得有些神经衰弱。
其实工作挺累的,他想早点回去休息;但是父母来了,他也只能加班。回去干什么呢?不厌其烦地听他们唠叨?反反复复就那几句话,中心思想就一个,就是赶紧结婚。
说实话,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现在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有时候林明真想逃走,逃到一个没有人认识他的地方重新开始新生活。
父母都是农民,没有什么高深的文化,当然,思想也比较守旧。尽管林明多念了几年书,在城里找了一份好工作,有稳定的收入。可是在父母看来,不结婚就是不行,尤其马上就到三十岁了。三十而立,他们越发紧张。
林明刚考上大学的时候,村里人见了他爹老林都是乐呵呵的,夸他儿子有出息,让他很有面子;这几年,谁见了他都会问一句,林明结婚了没有,什么时候结婚,这一点让他很是羞愧,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头大,压力大,老林夫妻在家里坐不住,已经到了不敢出门的地步。他们要脸,要面子,曾经下定决心,要让林明无论如何三十岁之前都得成家,不管对方是什么人,只要结婚就行。
在他们眼里,三十岁已经不小了,毕竟,林明下边还有个弟弟,比他小五岁,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两个儿子,不能让小的先结婚,必须是林明先娶媳妇。
老大结了婚,老二也赶紧结婚,这是老林夫妻俩的愿望。
只可惜,林明兜兜转转也找不到能结婚的对象。他的感情也不是一片空白,他看上的女孩看不上他,看上他的女孩他又看不上。总之一句话,高不成低不就,挑挑拣拣就把自己给剩下了。
如果家里就他一个男孩也就算了,关键是还有个弟弟。父母的思想有些传统,不准小儿子先结婚,必须是老大结完婚,老二才能结婚。
每次想到这些,林明就觉得自己很头疼。已经二十九岁了,他也很着急。早几年在父母的催促下,他也相亲过几次,回老家相亲,在同事们的牵线下相亲,见了好几个女孩,最后都没能走到一起。
其中有个女孩子挺有意思,三十五岁,高学历,富家女,也是独生女。人家跟林明还算谈得来,结婚只有一个条件,就是入赘。
她要求结婚之后林明要去她家生活,而且说得很明白,孩子以后要跟女方姓。林明拒绝了,他告诉自己,就是不结婚也不会接受这样的条件。自己的孩子一定是要跟自己姓,跟女方姓不可能。尽管有很多这样的家庭,但是他个人绝对不能接受。
当时父母知道之后也觉得有些气愤,林明别看出身农村,但是人长得帅气,皮肤白皙,工作单位也不错,收入稳定,跟普通的农村人不一样——当然,这是老林夫妻俩的想法,林明也这么想。
事到如今,眼看三十岁越来越近,父母着急了,让他回头去找那个富家女,不就是当上门女婿吗?反正在城里生活,村里人又看不见,不重要;不就是孩子跟女方姓吗?也可以,他们林家也不是头一份,很多这样的家庭,都能忍。
只要儿子能结婚,什么条件都能接受。
老林摆明态度之后,林明有些失望。原来,父母只是为了自己的面子,为了让弟弟赶紧结婚,根本就不在乎他幸福不幸福。不妥协,坚决不妥协。
很长一段时间,林明不敢接电话,也不敢往家里打电话,尽管他很牵挂父母,但还是尽量提醒自己,因为,一通话绝对绕不过结婚的事。
眼看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了,该回家也得回家,总不能在办公室住下。林明关上电脑,一咬牙站了起来,回去就回去,大不了吵一架,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挺晚了,父母还都没睡,他们坐在客厅里,电视开着,父亲强撑着眼皮等着他,母亲也在打瞌睡。
听到他回来,两人立马来了精神,不困也不累,直接开始催婚。三个人之间又开始了斗智斗勇,乐此不疲。
生活是如此压抑,林明觉得自己都有点受不了了。就在他准备反驳的时候,母亲突然哎呦呦大哭起来,她一边落泪,一边乞求儿子,声泪俱下,让他无论如何都要在三十岁之前结婚,哪怕以后再离婚。
听到这样的话,看到这样的场景,林明的心都碎了,他觉得结婚已经成了一件大事,必须马上立刻去做的大事,不然父母会伤心,弟弟也没法结婚。他感觉自己就像一座大山,挡住了所人的幸福。
很快,在父母的安排下,林明频繁相亲,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他就敲定了一个离过婚的女人。
女人叫玉萍,比他小一岁,离婚一年多了,没有孩子。听说她是因为生不出孩子才跟前夫离的婚。
说实话,林明并不是真心喜欢玉萍,只是觉得这个女人比较可怜,人长得还可以,跟前夫感情也还不错,就因为生不出孩子就被赶出了家门。对她的同情占了很大一部分。
按说父母是着急抱孙子的,但是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世事难料,有些个不能生育的夫妻,离婚之后各自成家就都有了孩子,好像跟基因什么的有关。
认识才一个多月的时间,林明就跟玉萍领了结婚证,终于赶在三十岁之前完成了“任务”。父母都很高兴,弟弟也很高兴,玉萍的父母也很高兴,皆大欢喜。
林明结了婚,所有的难题迎刃而解,父母会笑了,弟弟也开心了,一切烦恼都没有了。剩下的就只有他跟玉萍关上门好好过日子了。
本来两个人就不是很熟,相互之间不怎么了解,婚后玉萍搬进了林明的房子,她有洁癖,家里必须得一尘不染,甚至比五星级宾馆还干净。
吃饭的时候不能吧唧嘴,吃完饭桌子要立马收拾出来,碗筷必须马上洗出来;晾干的衣服不能挂在外边,必须叠放整齐,什么衣服放在什么地方,都是有规定的。还有,回家之后鞋子要放整齐,袜子不能乱扔,衬衣要挂起来。
总之,玉萍有很多规矩,她甚至在忍受了三天之后洋洋洒洒写出了两大张“家规“,就贴在玄关处,密密麻麻。
如果说这一切都还能忍受,林明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玉萍要求他的工资全部上交,包括奖金一类,说白了就是口袋里不能有一分钱。
她很清楚,林明单位有餐厅,开车报销油费,他工作不清闲,没有时间社交。换个说法,他花不到一分钱。
所有的支出,包括但不限于水电费,电话费,油费,都是玉萍来支付,林明,只需要挣钱,上交,这就够了。
生活如此压抑。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不到三个月,林明崩溃了,他经常站在小区楼下发呆,悄悄抹眼泪,不想回家,不想看见玉萍,他觉得自己神经都快出问题了。
跟父母说了之后,他们并不当回事,还觉得林明找了个好媳妇,照顾他的同时还能管着他,多好,别人求之不得呢。
无处宣泄的林明开始食欲下降,精神萎靡,工作中也总是出错。他知道自己病了,病因就是他的婚姻,他也知道该如何治疗,那就是逃离婚姻。
也曾想过,如果离婚,父母肯定不会同意。弟弟已经跟女友订婚了,等他结了婚就万事大吉了。到时候再做决定。
林明一直苦苦支撑着,就等着弟弟结婚。期间他多次申请加班,申请出差,尽量减少回家的时间,减少跟玉萍单独相处的时间。
他苦笑着,看来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结婚。回头来看,更不应该为了父母的面子而随便找个人结婚,这样的婚姻,对玉萍不公平,对他自己也不公平。
终于熬到弟弟结了婚,第二天林明就不辞而别了。他知道玉萍不会跟他离婚,也知道父母不允许自己离婚,那么,想要摆脱眼下的生活,只有一走了之。
一个漆黑的夜,他没带行李,只拿着手机就走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玉萍慌了,父母慌了,弟弟也吓一跳,四处找他。到现在,父母有些后悔,或许不该逼着他结婚,但也只是有点后悔而已,在内心深处,他们还是觉得这样做没错,他应该结婚,应该生孩子,应该给弟弟做个好榜样,不应该让父母在村子里抬不起头。
他们想着,林明会回来的,他只是心情不好而已,等过段时间,他想明白了,自然就会回来了。至于玉萍,她也觉得自己没什么错,父母也觉得她没什么错,错的都是林明,错的是两个人缺少沟通。
看吧,到现在他们还觉得一切都正常,是林明自己摆不正位置,是他自己想不明白。作为家里的长子,为父母分担忧愁不应该吗?作为丈夫,为妻子考虑不应该吗?
两个多月以后,在各方力量的努力下,终于有了林明的消息。经过电话沟通,他拒绝回来,不想再继续以前的生活。
这次通话过后,林明再次消失了,他换了电话,换了城市,甚至给自己起了一个新名字。现在他才明白,自由是多么重要,即便是结婚,也应该是找一个情投意合的姑娘,而不是为了结婚而结婚。
至于他跟玉萍的婚姻,到时候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好了。父母那边,有弟弟照顾着,只要他们知道自己还活着,这就够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林明的母亲也会想起自己的大儿子,嘴上会埋怨不该逼着他结婚,实际上,心里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消失的林明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平静,自由,惬意。
今晚看电影呵呵
可怜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