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20个中国逐渐消失的民间手艺,不知道你还记得几个?

旅游景点的青蛙 2024-12-17 21:47:35

文/历史勘探社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曾经珍贵的时间长河里,有许多难忘的记忆被岁月冲刷的渐行渐远,那些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民间手艺,不知道老一辈的人都还记得多少?

这些手艺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与历史的见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民间手艺正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令人不禁心生怀念,或许再过个几十年,大家对这些民间手艺都淡忘了。

补锅匠,一些补锅匠走街串户,嘴里唱着“补--锅--嘞--”嘹亮的嗓音绕梁不绝,那时候家里没那么富裕,只有一口锅,听见补锅匠的声音,都会拿出自己家里的破锅。

走在弄堂里,锅碗瓢盆一阵乱碰乱响,就像一支五音不全的打击乐队,十分热闹,小时候经常在小巷里听见这样的吆喝声,现在渐渐长大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没有这种声音了。

原来流传千年古老的美容术也会濒临失传,绞面也叫开面,是一种很古老的美容技艺,主要的工具都非常的简单,而且能令颜面十分光洁干净。

旧时候女子出嫁的时候,会邀请绞面师来为新娘绞面,而绞面师也是有讲究的,得是家庭和美的妇女,出嫁前把脸上汗毛拔光,这一习俗有两千多年了,寓意着婚姻快乐幸福美满。

“磨剪子嘞,抢菜刀……”这几句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曾经的小巷子里,这句吆喝声充斥着满满的回忆,一听就有着很浓重的生活气息。

磨刀匠总是携带着一副标志性的行装,仿佛是他的移动工作室,他的装备简洁而实用,一张长长的凳子,上面有两块磨刀石,这样一套装备,虽不华丽,但是每一块磨刀石、每一件工具,都承载着无数次磨砺与修复的故事,见证着传统手艺的传承与坚守。

人生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在农村,农业生产及家庭生活用具,大多靠乡村铁匠打制而成,铁锨斧头、又子镰刀、锄头铁锹等等,就连日常生活中用的菜刀铲子也是由当地铁匠加工而成。

铁匠在当时民间是比较累的行业,那会铁匠师傅会找一块空地,卸下车子支起摊,垒起炉子,框框就开始干活,现在也有打铁的,但是很少人买了。

剪纸艺术是一项源远流长的传统手工艺,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积淀,每一剪都蕴含着世代匠人的智慧与情感。

它用剪刀或刻刀在纸张上剪出各种图案,如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形象生动,色彩鲜艳,非常漂亮。

随着现代科技的逐渐发展,剪纸艺术逐渐失去了市场,许多剪纸艺人面临生计困难,这项手艺也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木匠从事的行业还是很广泛的,大到一座桥一座房屋,小到一个茶几一把椅子,他们都能做,而且做的都很精美细腻。

木匠行业在过去十几年间已开始出现断代,因为学习过程辛苦,出师初期没有经济效益,愿意拜师学传统手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再这么下去,我们中国的传统木匠工艺不知道还有人来传承吗?

弹棉花,这一古老的手工技艺,如今在繁华的城市中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对于四十岁往上的人来说,它是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

在他们灵巧的双手下,一堆松散的棉花被巧妙地压制成了一条平整有序的被褥,这一过程,在孩子们眼中,简直就像是一场不可思议的魔术,充满了神秘与惊喜。

想当年,弹棉花的工匠们常常背着行囊,走街串巷,他们的身影遍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每当弦音响起,便吸引着左邻右舍的人们前来围观,生意自然也是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六七十年代,乡下有很多的姑娘都会绣花,绣花是她们的工作,曾经也是她们为了生计、养家糊口的手艺,结婚时流行手工绣的枕套。

它以针线为工具,在绸缎、布帛等面料上绣出各种图案和文字,绣出来的作品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小时候的剃头匠,不知道大家现在还见过吗?当时的剃头匠大多都是挑着剃头挑子走街串巷的吆喝。

哪里有人需要理发,他们就近找个位置把摊位停下,这个理发环境大多是随机的,也有一部分剃头匠是固定摊位的,但是摊位一般也是露天的,环境也都很一般,现在很少能看到剃头匠的身影,基本上都是理发店,环境都比较不错的。

以前的老鞋匠手艺很精湛,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双手上都布满了厚重的茧,那时候没有网购快递,鞋子坏了,大人都会带我们去老鞋匠那里去修。

那时候的老师傅都很和蔼,他一边修补一边跟我们聊天,又专注又有耐心,但是现在,鞋子坏了直接扔,然后在买一双,已经没有了小时候的美好记忆。

翻瓦匠在以前农村的老式瓦房里比较常见,那会家里漏雨的时候,就会有专门的瓦匠来处理。

现在的很多老瓦房都被换了一种新型的瓦,结实耐用,一劳永逸,再也不用年年请瓦匠来翻瓦,瓦匠这个职业渐渐也将淡出历史的舞台。

在那个年代有人没修过钢笔吗,他们的店铺通常位于老街深巷之中,门面不大,却干净整洁,店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钢笔零件、工具以及一排排等待修复的钢笔。

那时候修钢笔不仅需要手艺,还需要细心和专注力,而且当时的钢笔可是地位的象征,老爷爷一双巧手,承载了多少那个时代的回忆。

吹糖人真的是小时候最爱的东西了,吹糖人一开始叫做“戏剧糖果”,在旧时的北京街头比较的常见,小贩们会挑着特殊的工具走街串巷进行制作和销售。

它的主要原料就是饴糖,有一定的粘度和延展性,还能制作出各种不一样的造型,什么孙悟空啊,猪啊鸡啊,老师傅们都能做出来,而且栩栩如生,特别漂亮,都舍不得吃。

以前在大街上,总能听见咚咚咚的声音,一看才知道是拿着拨浪鼓的小货郎,

小时候,听到这个声音,我就会一溜烟的跑去,大人会买点针头线脑,火柴,用粮票换点鸡蛋什么的,我就缠着买点搅搅糖。

那时候的物资匮乏,不像现在的生活那么富足,但是那时候的快乐是现在没有的,也很很多老一辈人不断怀念的青春记忆。

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着担子提着盒子,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成于瞬间,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看着手艺人一点一点的捏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当时就觉得他们好厉害,不管什么样子他们都能捏出来,而且做的非常逼真,记得之前卖的一个小鸟,放家里好久都没有坏,现在想找捏面人的老师,都很少能见到了。

竹编工艺也是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用竹子编织称各种各样的东西,它起源于中国南方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那时候的手艺人有自己的一套编织方法,编织生产的种类比较多,结婚要用的囍箩,煮粉时候的沥水篮,晒果干的簸箕,都能用竹编制作。

四五十年前,那时候的裁缝师傅堪称备受尊崇的手艺人,那首,他们凭借精湛的技艺服务于生产生活,这门手艺极为吃香。

生产队时代,农民靠布票换布,请裁缝做衣,裁缝匠工作环境优越,待遇好,是农村孩子梦想职业,80年代裁缝匠生意红火,90年代后受工业冲击逐渐没落。

大家小时候都用过这种手编棕扇吧,我记得那时候家里没有空调,只有个小风扇,而且还不凉快,妈妈就会拿这种扇子让我扇,现在家里还有一把棕扇。

小的时候盖房子,石匠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石匠木匠最吃香了,它应用也很广泛,不仅可以盖房子做石基用,替人刻碑也是石匠师傅做的。

那时候的石匠师傅还是很辛苦的,他们的脸上经常都是汗水,脖子上也都会搭上一条汗巾,方便擦脸,我记忆里的石匠师傅,都有一双巧手,不规则的石头,他们都能打德尔非常牢固美观。

皮影戏,使用兽皮或纸板制成人物剪影,靠一张白布和灯影,来表演各种故事的一种戏剧形式,他源于中国民间,艺术风格与表演形式独具一格。

那时候一条白布加上光影,再加上师傅的操作,栩栩如生的画面就映入了眼帘,那些影子在灯影的衬托下,活灵活现的,特别好看,小时候经常被吸引到,有的高手一个人能操控好几个皮影小人,现在有些地方也能看到皮影戏,但就是觉得没有小时候的感觉了。

这些正在逐渐消失的中国民间手艺,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更蕴含着无数匠人的心血与智慧。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些手艺逐渐失去了市场,许多匠人面临着生计困难,这些珍贵的民间手艺也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参考信源:

文史天地网——正在消失的行当 2022-05-06

光明网——13张正在消失的老手艺照片 看你还记得几个2016-08-02

0 阅读:1
旅游景点的青蛙

旅游景点的青蛙

旅游景点的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