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竟如此开玩笑?30年前,戈尔巴乔夫搞垮苏联,而美国是何反应

茉莉芬芳不 2025-02-11 20:31:06

1991年,红旗落地苏联解体,而让这个红色巨人倒下的原因有很多,可以说从斯大林之后的苏联领导人没有一个能扛起大旗的。

尤其是到了戈尔巴乔夫的时候,更是将苏联整个国家上下搞得一团糟,最终走上了解体的悲剧。

那么作为苏联最强大的对手,在得知苏联解体后美国又是什么反应?

美苏对其他国家的态度

二战后,苏联和美国这两个国家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斯大林为了与美国势力抗衡甚至还在东欧组织了华约。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无论是在经济还是科技军事上,那时的苏联都是当之无愧能与美国扳手腕的国家。

可随着斯大林的离世,继任者赫鲁晓夫却将斯大林生前的一切完全否决,甚至走上了干涉他国内政对外侵略的苏修道路。

在欧洲,干涉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内政,甚至直接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而在亚洲赫鲁晓夫又提出想要和中国建设长波电台,以及与中国组建由苏联指挥的联合舰队。

这无疑就是在中国的主权问题上挑衅,在我国的拒绝下苏联不禁背信弃义的停止对中国的援助计划,撤回了在我国的各行各业的专家。

还三番两次的在中苏边境处惹是生非,甚至因为珍宝岛事件还扬言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

苏联的种种行为,已经让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国家对其十分畏惧,也让苏联失去了向心力。

同样是拉拢小弟,反观美国在欧洲大力进行马歇尔计划,帮助一众因二战而遭到破坏的西欧国家发展基础建设和经济。

日本和韩国作为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两个小弟,美国自然也没有忘记。大量的工业订单以及经济援助让韩国有了汉江奇迹的成就。

日本更是在战后短短十年的时间里经济实现腾飞,在80年代的经济水平甚至超越苏联,直逼美国。

苏联接二连三与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国家出现矛盾,影响到的不仅是苏联作为社会主义老大哥的地位,更影响到了苏联的经济。

苏联在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领导下把重工业当成了国家发展的第一位,从而忽视了百姓赖以维生的轻工业。

本就头重脚轻,再加上苏联进行的是计划经济,让苏联的经济情况过于僵硬死板,无法在遇到情况时及时进行纠正。

正因如此,苏联的经济问题从赫鲁晓夫时期开始就像一个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甚至到了回天乏术的地步。

戈尔巴乔夫改革

80年代,戈尔巴乔夫登上了历史舞台。在他上任初期就召集苏联顶尖的经济学家针对苏联当前的经济形势进行了从头到尾的分析。

并且提出了“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这项计划的主要内容为: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集约化水平;进行以生产的经济效益和产品的质量为基础的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有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经济机制;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内涵式的再生产,大力提高经济的增长速度,加快农业发展步伐,解决食品缺少问题。”

苏联人民看到戈尔巴乔夫要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都以为他能够成为苏联的救世主,因此在那段时间戈尔巴乔夫的呼声异常高涨。

可让苏联人民没想到的是,戈尔巴乔夫竟然会给他们来个“大”的。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第一项就是下令在苏联进行全面的“禁酒”,而给出的原因就是因为苏联当时的社会风气十分不良,离婚率飙升频繁发生打架斗殴事件。

而根据资料显示,这些事件中大部分都和当事人醺酒醉酒有关,所以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戈尔巴乔夫便下了这个禁酒令。

但戈尔巴乔夫的真实目的在于三个方面:1.提升劳动生产率;2.节约粮食;3.引导苏联人民的消费方向

先来说第一条,因为斯拉夫人民是一个嗜酒如命的民族,对于一些苏联人来说恨不得早餐上都得有伏特加,这就造成了许多苏联工人在上班工作的时候处于醉酒状态,极大的影响了工作效率。

第二条则是因为当时苏联过于发展重工业,从而忽视了农业,导致苏联的粮食产量出现危机,这些本就有限的粮食还要被拿去酿酒,又加大了农业的压力,所以禁酒也就相当于节省粮食了。

前面说到了苏联人嗜酒如命,买酒的钱对于一户人家的月开销来说就占了很大的比重,禁酒在在于想让苏联人民将买酒的钱用在消费其他行业的商品上,从而刺激经济发展。

从戈尔巴乔夫的禁酒令中不难看出来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戈尔巴乔夫却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点,那就是酒对于苏联人来说已经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禁酒不但没有起到赫鲁晓夫想象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

出于对酒的需求,苏联民间各种私营的小酿酒厂一时间遍布到苏联的各个城市,极大的影响了苏联的税收,给原本就堪忧的苏联经济又一棒槌。

眼看禁酒令失败,戈尔巴乔夫并没有死心选择一条路走到黑。

又在叶利钦等幕僚的推波助澜下一口气拨款了两千多亿卢布从而发展苏联的科技,寄希望于苏联进行科技产业升级从而带动经济的复苏。

结果钱花出去了,却没有见到任何效果,最后也以失败告终。

如果说在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是一个等待救治的病人,那戈尔巴乔夫的一系列改革就是给这个病人下达病危通知书的医生。

八十年代末的苏联经济已然崩溃,不久后各个加盟国纷纷宣布独立,导致最终苏联在1991年宣布解体。

或许很多人认为,看到苏联解体最开心的当属美国,事实上在冷战的几十年时间里美国不断对苏联进行渗透,就是希望能够将苏联和平演变。

但当苏联真的宣布解体的时候,美国真的感到高兴吗?

美国对苏联解体的态度

当时的美国正值老布什执政时期,得知苏联解体的消息后白宫内并没有出现像人们想的那样高兴到欢呼的那一幕。

反而是让老布什感到很是焦虑,在当时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们尊重苏联的选择,但我们也希望看到一个更加开放和协作的国际环境”。

布什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苏联解体后,美国处理国际事务的时候就会变的更加棘手。

原本的苏联就像是一个病入膏肓,半死不活的老人,这个时候的苏联对美国可以说没有任何威胁,反而还能让美国站在舆论的制高点。

可如今苏联从一个国家又解体成了那么多个国家,这让美国政府不得不开始重新考虑该如何与这些国家打交道。

尤其是苏联丰厚的军事家底以及核武器,有不少国家都有份儿,所以在与这些国家进行外交的时候,美国要打起百分之两百的警惕心。

毕竟这些国家都是从苏联独立出来的,如果稍微有疏忽让其又成为第二个苏联,那对美国来说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说美国最想要看到的就是戈尔巴乔夫时期苟延残喘的苏联,而非是苏联的解体。

0 阅读:24
茉莉芬芳不

茉莉芬芳不

茉莉芬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