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垦利经济开发区、兴隆街道高位谋划,大力实行产业链链长制,以全产业链思维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为更好地展示垦利经济开发区、兴隆街道“3+3+1”产业体系,呈现开发区、兴隆街道重点产业链体系建设成果,将在公众号上推出系列报道——“链上开发区·产业强兴隆”,重点挖掘报道7大产业链群的产业体系构建和发展情况,助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展现开发区、兴隆街道产业的蓬勃发展风貌。
走进胜通光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滑轮高速旋转发出“嗡嗡”声,一张张薄如蝉翼的光学膜经过拉伸牵引、分切等工序的打磨后,从无尘车间排列而出。厂房另一端,装载着光学膜的包装箱排放整齐,正待发出。
“胜通光科年产2万吨超薄MLCC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生产线采用独特的热收缩率控制技术,在国内率先实现了产品使用时纵、横向热收缩的高平衡性。我们自主研发的功能母料、纳米添加剂,解决了薄膜表观质量、表面平滑度、刚性等三大核心技术痛点。”山东胜通光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凡宝介绍道。
胜通光科引进国际先进专用生产和实验检测设备,在原有年产4万吨BOPET光学膜项目的基础上,新投产了2万吨超薄MLCC用聚酯基膜生产线,调整聚酯薄膜的原料配方和生产工艺参数,利用现有厂房对原项目生产线进行综合改造升级。“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对新材料产业链条的统筹谋划与扶持。” 程凡宝说。
近年来,垦利区锚定光电产业发展新赛道,布局建设占地1000亩的光电新材料产业园,以光电新材料产业链条为核心定位,打通“MLCC用聚酯基膜—MLCC—电子元器件”完整产业链条。
“我们谋划了‘一核二区一带’功能区块,紧紧依靠聚酯基膜产能优势,分别沿‘显示模组’和‘电子元器件’两个方向打造产业链条,打造‘生产+研发+办公’一体化产业园区,同时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垦利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链链长吴磊介绍。
新材料既能“冲上云霄”,又能“握在手中”,更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产业。除光电材料之外,开发区、兴隆街道还拥有锂电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水处理膜材料、摩擦材料、生物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各类新材料产业不断交织拓展,为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源动力。
在山东绿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现场一片繁忙景象,退火车间里,生产的聚酰亚胺薄膜正在电熨,进行二次整平,整平后的薄膜被运送到复卷机,检测薄膜的疵点。“项目计划建设12条生产线,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项目已经投产,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1200吨高端聚酰亚胺薄膜,预计年销售额可达2亿元以上。”山东绿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宜辉介绍。聚酰亚胺薄膜被称为“黄金薄膜”,是电子产业的基础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柔性电路板、光电显示屏、合成高分子碳膜、绝缘材料等产品的制造。
伴随着胜通光科和绿洲电子的快速成长,开发区、兴隆街道新材料产业链加速形成。
汉唯光电入驻光电产业园并实现试生产,进一步延伸光电信息记录材料产业链条,实现光学镜片、镜头的全产业链一体化生产;言泉新材建成国内首条纤维素纳米纤维材料工业化产线,打破行业技术垄断,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医药大健康、膜制造、油气开发和造纸等行业;九章膜生产纳滤膜、超滤膜、反渗透膜、净水设备和过滤设备等产品,是山东省内唯一一家反渗透膜元件产业化生产企业;德瑞宝生产汽车摩擦材料,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全自动薄板涂覆线,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石大胜华电池级碳酸酯类产品占国内出口总量的60%以上,是国内唯一能同时提供5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和多种添加剂、电解质锂盐的企业……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向未来。开发区、兴隆街道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发展,下一步,将继续聚焦主导产业招大引强,聚焦科技创新招高引新,为企业从从“引进消化”到“自主创新”,从掌握“一般技术”到“核心技术”赋能,挖掘产业潜能,顺应产业趋势,因地制宜发展新材料产业,打磨产业链条,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澎湃动能。(大众新闻·黄三角早报记者 王明华 通讯员 吴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