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秘密藏:圣人无非是常人

听光谈文化 2024-10-30 13:06:52

人们主要是从历史上、书本上认识圣人的。

那多是理想化、抽象化甚至是虚无化的认知,因此缺乏真实感。

确实,在人们眼里,圣人修为很深,认知很高,能力很大,但因距离而遥不可及,因高大而虚无模糊。

于是,过去式、大道理、光环化等成为所谓圣人的标签。

其中倒是对孟子的一段话话烂熟于心了,即“故天将降大任也,必先苦其心志”云云。

都知道圣人经历了很多苦难,才最终磨成了“圣人”。

于是这成为国人卷得不能再卷的“大道理”和“励志故事”,主要用来鼓励孩子……

所以圣人更多的是被摆在了历史的神坛。

然而,不管如何崇高,如何高山仰止,其实圣人只是常人,只是世间一个普普通通的常人。

人心都是肉长的。

圣人同样是有一个肉长的身,有一颗肉长的心。

尽管他定力如山,为了修齐治平,普渡众生,他必须深度体验人间的疾苦。

什么是人间的疾苦?

例如佛陀也会生病受伤,是为“疾”;

例如佛陀也曾苦行苦修,是为“苦”。

圣人所有的世间经历,都是实实在在的体感身受,包括为世间风气所影响,无意识地受到“印染”。

大致而言,所有“酒色财气”的关口都需要经历到,各类喜怒哀乐的情状都会感受到,所有的痛苦、悲伤、难过、愧疚、无奈等大多会体验到。

而所有伤他、害他的人和事,诸如怀疑、诘难、讥刺、嘲笑、诽谤、排斥、打击、恩将仇报、小人的反复以至身边的背叛等,都曾在他敏感的内心留下伤痛。

人们知道,孔子周游列国,却四处碰壁,甚至遭遇多次生命危险,仍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最终难以实现其政治抱负。

人们都知道孔子发愤忘食,乐而忘忧,而有谁能体会在当时诸种艰难之下,孔子内心有多痛、有多苦呢!

当然,话得两说。

一方面,圣人无非是常人,不可神化;

而另一方面,圣人毕竟是圣人,不可虚无化。

同时,圣人不仅超越常人,而且也超越圣人。

超越常人,就是超越平常世俗,叫超凡入圣。

超越圣人,就是超越假相虚名,叫绝圣弃智。

叫作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叫作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

生命本悟,快乐本心。天人本一,智慧本光。听光中文、光未央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使用欢迎关注

0 阅读:4

评论列表

潜龙勿用求实辅导班

潜龙勿用求实辅导班

2
2024-10-30 16:13

孔丘是个什么圣人?扯淡!

听光谈文化

听光谈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