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之外有宇宙,盘古之前有盘古。
话说中国远古神话多见于先秦典籍,以及汉代司马迁《史记》等著作。
而从学术上来看,盘古神话最早只是记载于东汉末年,见于《三五历记》、《五运历年记》、《述异记》等,当然,一些远古时期的岩画等也有类似的题材和内容。
为什么先秦没有盘古神话的记载呢?为什么西汉以至东汉大部分时间也未见盘古神话的只言片语呢?
甚至连记载了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故事的《山海经》也没有提到盘古呢?

概括起来,无外乎有几种分析或者可能:
一、秦焚书坑儒,汉独尊儒术,“怪力乱神”的东西失传得更多,其中包括盘古神话;
二、因为述而不作的传统,盘古神话主要靠口耳相传,流传于民间;
三、盘古神话以中国关于宇宙和人类起源神话为根底,并受到了外来神话的影响,如汉末、魏晋以来受到了印度吠陀神话的影响。
四、盘古属于中原之外的南方神话,广泛流传于百越地区,在苗族、瑶族等中有着生动、丰富的叙事,但纳入中原文化体系经过了一个历史时期。
如今,盘古神话在全国南北方都有一些历史文化遗存,其中广东分布最多,比如代表性遗存有花都的盘古王庙。

尽管以上原因可能兼而有之,也未有定论,但是有几点一定是要明确的:
一、盘古神话古已有之,至少在东汉末年,进入了中原文化记载体系。
二、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盘古神话融合了南北方神话传说,并一定程度地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三、盘古神话是中国远古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了人类童年时期关于人类起源、宇宙起源的伟大探求,体现了人类顶天立地、改天换地的伟大精神。

我们再回到盘古神话,故事本身又隐藏着什么深层次秘密呢?
一、混沌与时空
古人说:上下四方曰宇 古往今来曰宙。
既有空间性质,又有时间性质。
请注意,这种空间性质和时间性质一样,都是人类起源之后才具有的概念,或者说是与人类一起生成的。
那么,宇宙是如何起源的?最初的宇宙是什么样的呢?
《三五历记》说得非常简明生动: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宇宙就是这个混沌,或者说产生于这个混沌。
这种说法其实是沿袭了中国道家思想,与老子所说一脉相承:“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老子把这个混沌称之为道。
宇宙本无所谓空间,人类与天地一起成长,“天地开辟”,才有了“上下四方”;
宇宙也本无所谓时间,人类始祖诞生后才有了人类的历史,才有了人类的历史时期。

二、乾坤与阴阳
《五运历年记》云:元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
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用简单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宇宙来源于混沌,来源于道。道一分为二,孕育天地和万物。
人类的始祖盘古置身于道的运化过程,参与了“天地开辟”的过程。
其实,说“天地开辟”,或者说开天辟地,都是说天地及人共同起源、交参发展的过程。
盘古神话传说暗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艺术、形象地表现了人类伟大的创造力。
特别要说的是,道一分为二,这是宇宙和人类起源的关键。
一分为二,阴阳互抱,太极运化,生灵萌芽。
同时,天地开辟,轻清者为天,重浊者为地,展现了阴阳相反的性质,相反运作的性质,以及相反相成的性质。

三、盘古与无限
人们多会有此疑问:既然盘古开天辟地,那盘古之前是什么情况?鸡子之外又是什么?
这涉及混沌的性质和状态问题,老子描述说:“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就是说混沌中寂静与运动相反相成,无穷大与无穷小相反相成,这也是宇宙或者说时空的性质。
《云笈七签》有云:世人相聚,只知由此盘古。岂明今天前始之初,复有盘古者哉!所以,自斯盘古,以道治世,万九千九百九十九载。
也就是盘古之前还有盘古。
换句话说,即使是盘古,也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可谓前有古人开天辟地,后有来者开天辟地。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世界观——
世界至大至小,时间无始无终。

时觉空罗智能
鸿蒙初判我先定,先有意才有天地[得瑟][得瑟]
酸辣土豆丝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道之前是什么??
酸辣土豆丝 回复 自由的灵 03-25 23:06
错,万物不能生道,而是道生万物,万物有道,万物因道而生
自由的灵 回复 03-25 18:12
这句倒过呗,万物生道。有人指导的话,可能会快些明白,但还是自己见心觉神。有人睡一觉就行,有人被打下也行,有人停一下也行,有人一句话也行,我只是解下一题,,简单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