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丁鸡为什么不建议养,原因有这四点,看完你就懂了

嘉慧观察美食 2025-02-18 20:08:27

“世界上最小的鸡”你一定会想起芦丁鸡,但也有养殖者质疑,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小的鸡。

很多人都在问芦丁鸡,其实并不是为了观赏或者作为宠物想去养殖,而是被一些有关芦丁鸡高效养殖项目的宣传所吸引,而且这类宣传也的确起到了作用,吸引了许多养殖者的注意。

广告是诱人的,但从小就知道广告都是假的,那么芦丁鸡真的适合养吗?

芦丁鸡?

1940年以前就有人提出了斑翅山鹑和蓝胸鹑这俩种鹌鹑品种进行杂交,最终培育出了一个新品种叫做芦丁鸡,这是一种小型禽类。

斑翅山鹑和蓝胸鹑这两者杂交的第一代是雌性,所以之后一直在进行其他雌性和雄性之间杂交,1970年以后已经开始了孵化芦丁鸡的项目,那时候孵化很多品种都出现了,其中有“老北京红”等等。

从养殖情况来看,南方产量更高,相较而言,北方的养殖情况就差一些。

1976年斑翅山鹑和蓝胸鹑相杂交后第一代就来了,这个时候就已经有了不能自由繁殖的特性,一般都是通过受精卵进行饲养。

这也就意味着需要不断去国外引进这种受精卵进行繁育,而在此期间,杂交开始进行混杂,导致后代不再纯正。

尽管如此,从这时期以来,仍有不少同志投入到对芦丁鸡的养殖中。

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就目前来看,芦丁鸡已经由当时的引进品种逐渐变为本土化品种,更是因为体型小巧可爱逐渐成为市场宠物中的一员。

直到2021年1月份,由于市场养殖生物通讯发布的相关消息,证实了我国已经出现了4种不同芦丁鸡染色体组比较体,这代表着芦丁鸡在进一步多样化发展,也表明当前国内杂交技术已经达到更高水平。

养殖难点。

在上文中提到,在养殖上北方比南方要差。

其中的关键在哪里?

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芦丁鸡太过娇气,它们对于温度、湿度等都有很强烈反应,让人费神。

而且为了适应其生活习性,让它们生活更好,一个简陋的小窝就很难满足需求,需要有专人照看,非常麻烦。

成年雄鸡体长为11-13厘米,体重大约30-43克,雌鸡体长为12-16厘米,体重大约44-57克。

在成长期,每只鸡每天大约需要消耗12克粮食,而每只雏鸡每天大约需要消耗4克粮食。

如此计算,每天每只成年鸡需要消耗的粮食达30%,而这些食物需要研磨成粉状,喂食时还需清理粪便。

可见护理过程十分耗人力又麻烦,而且对操作人员还有一定要求。

除此之外,需要保持环境湿度适中,这一点很难做到,而且还需要定时定量更换饮水,因为食物要是放久了也难以保存,新鲜食物才能让它们消化得更好。

饲料选择不仅如此,还有其他品种饲料添加剂可提升它们各种方面性能,但由于有限制,不得不牺牲饲料的一部分价值造成损失。

为了达到满足环境条件,有必要去维持消耗加大,而如不满足条件又会遭受大量死亡。

这其中就导致了蛋鸡育雏期病死率极高,而其中原因也主要因为抵抗力低下。

在发展过程中,人工饲养是最直接也是最少投入的方法,但生物本身对环境变化极其敏感。

同时饲料选择受限,就比如如果进行转型发展,那么就说明产出以及质量会大幅降低,所以转型并不划算。

无怪乎福建科技大学曾对养殖业做过分析,结果显示即便是纯粹搞观赏也没有性价比高的其他品种。

不建议养的原因。

第一、食量大且饲喂难度高。

作为一种小型家禽,可以说食量并不算“太大”,甚至可以说非常小,但若有考虑其自身大小,那就不无道理。

像其他家禽或爱好者选择其他品种时就优先考虑家禽比自身体型相对更大的选项,从选择性上考虑非常合理,于是便选择那些以虫子、小鱼等作为主食的大型鸟类、家禽品种,但这样与芦丁鸡相比就有许多不正确之处。

除了上述选择还有其他鸟类、鱼类等,这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就是由于其成长速度快且产量高,是许多市场追逐对象,他们认为若有可能可以用来发展经营市场,但实际上成本过大。

第二、抗病能力弱。

从选购或选择角度来看,先考虑健康程度再决定是否在后续环节投入,这符合理性和常理。

但是以此筛选标准,在雏期筛选就极为困难,因为幼体极易感染细菌,很少会出现健康的个体,若以此标准选购可能导致后续很难再进行合作。

第三、抗冻差。

从个体方面分析,我国原始产地为湿润地区,并非我国东北或寒冷地区,于是在经过驯化过程发现不适合寒冷气候,在寒冷天气下它们会将自己藏起来,因为它们天生害怕冷菊苣等天敌的捕猎,因此它们所处环境及其生活习惯天生不适应寒冷天气。

第四、市场需求小。

从销路以及商业化来看,实际上需求存在一定局限性。

由于其个体较小,其利用价值也相对较小,因此需求相对较小,市场前景并不是很广阔。

同时国内饲料行业也尚未成熟,因此也难以专门针对芦丁鸡开发出合适饲料产品。

此外,我国南方雨水较大,因此需要较多饲料干燥设备,这并不符合芦丁鸡养殖需要较多湿润材料的要求,因此在使用干燥材料时也可能导致耐受性下降,从而影响销售或市场需要联系问题。

由于这些原因,许多专家或者行业人士均不推荐养殖芦丁鸡,同时还因为抗病能力弱、抗冻等问题,也并未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领域。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