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照发:一步一个台阶地揭示老子真谛,必须滴

妍春聊文化 2025-02-24 17:00:43
习惯听你讲认知、实践、逻辑。我总觉得逻辑应该是这样的,字面意思,引申意思,然后才能归纳总结出意义和价值。 字面意思,是“客观”存在的。引申意思,不过是你的认知,至于认知是不是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定性,那得看是不是能够在实践中行得通还是行不通[作揖]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怎么就得出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的伟大结论?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明明是“已经捧得很满了,还要再加些,倒不如放开两手”,到你这里怎么就变成了“追求过度充盈终将失衡,不如适可而止”,你这是跨越了多少万的水,多少千的山,才抵达这彼岸的意义或意义的彼岸的?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明明是“(无论是打铁还是做陶胚还是做面髻子)总是想着把它搓得又尖又细,那是不可能总是保持住的,它很容易就会折断或者扭曲”到了你这里怎么就变成了“锋芒毕露的锐利不可能长久,终会折损”?你这是飞跃了多少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提炼升华才得出这样纯粹抽象的形而上学的富有哲理德语言表达?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明明是说“即便是金玉满堂金碧辉煌再多的财富,也没有人能与之长相厮守,因为人毕竟要老去要死亡”,到了你这里怎么就变成了“堆金积玉的奢靡无人能守,必生祸患”?这一句还行,没有飞太高,但却言过其实。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明明是说“富贵必然滋生内心的骄傲,自然会络致后患”,到了你这里怎么就变成了“富贵骄横者终将自食恶果”这一句完全没有说出原文的真是意思。 综合起来,四句话,头两句起的太高,完全脱离了原文所描述的事实,堕入形而上学的泥淖,老子icon笔下生动的实践,到你这里变成了概念堆砌的危言耸听。请把事实讲清楚好嘛?算你半对✓,但不及格。 只有第三句。理解的中规中矩。表述的也算准确。虽然有点过,因为老子只是说不能守,没说必然会罗织祸患。勉强算你及格。 至于第四句,几乎完全错误。必然判断让你说成了或然判断icon。“富贵是必然要骄横的,骄横是必然要导致错误和惩罚。而你说成了“富贵者如果骄横,是必然要自食恶果的”,那么请问富贵者如果不骄横是不是就可以不食其恶果?我再问你富贵者能够不骄横嘛? 你再想想老子说的是“功遂身退”,不是儒家icon说的要装腔作势,隐藏锋芒,低调隐忍,装孙子总可以吧?但不幸的是你隐忍了也不行,别人还认为你故意装孙子就是欺上瞒下心怀不轨。 所以,准确滴说清楚,上述四件事,强调的事物本身的必然性,人们自然就会得出最后的结论。这就是老子道德经的“老式风格”的牛逼之处,自然而然,行云流水,水到渠成成。 水都已经满了就不要再加了,都溢出来了有什么用?不如就停止了吧。 总想着搓揉的越细越尖越好,实际上这样的又细又尖的造型是不可能保持长久的。 即便你拥有满屋子金银财宝无数的财富,你也不可能永远守住,因为钱还没花完你没了。 位高权重,富甲天下,你和你的家人甚至下人都必然会心生娇骄,蛮不讲理到蛮横无理到欺男霸女到横行乡里,这样就必然要受到惩戒处罚。 正是因为这些都是必然的,所以不能恋栈,装孙子也没用,赶紧退出来,闲云野鹤,隐迹山林,平静修炼多好。 这才是天之道啊 #春日领花束#​ #广州制衣村老板排队等工人“挑”#​ #分享每日幸运签#​ #大V解析俄乌冲突:俄方获胜美方获利#​
0 阅读:0
妍春聊文化

妍春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