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宇宙中的恒星和行星都是在“诞生”之后,通过自身的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而恒星和行星的生命周期也是有限的,从它们诞生之初开始,一直到它们死亡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会不断地从“燃烧”状态向“熄灭”状态转化,如果一个恒星从诞生到死亡,是需要漫长的时间的,甚至要经过数十亿年之久。 科学家们认为,恒星在演化过程中也有“死亡”的时候。在这段时间内,恒星会失去了自己的大部分质量和能量,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外壳和内核,成为一个“黑球”。但是我们人类目前对恒星生命周期的认识还很有限,我们对恒星死亡后会有怎样的表现也了解得不够多。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恒星死亡之后会有以下几种结局。
红巨星是一种比较极端的结局,它的质量很大,但是体积却很小。在温度极高的时候,红巨星会持续膨胀,质量和体积都会快速膨胀。当恒星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就会变得非常“大”,一颗红巨星的体积甚至可以和太阳的体积相比较。 由于质量过大,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也会变得更加剧烈,最终会产生大量的能量。在巨大能量的推动下,红巨星会变得非常“热”。我们都知道恒星燃烧时温度可以达到几百万摄氏度,所以恒星在死亡之后,也会变成一个红巨星。但是这种结局是不能持续很久的,当恒星到达一定质量后,就会由于自身温度过高而发生爆炸。
当一颗恒星经历了漫长的生命周期之后,它的质量和能量已经消耗殆尽,成为一颗“白矮星”。白矮星是一种比普通恒星要小得多的恒星,它的质量通常在太阳的一半以下,亮度会随着时间而变弱,但依然会持续发光发热。 当一颗恒星到达了“白矮星”阶段之后,它的质量已经非常小了,但是能量还没有消失殆尽,它依然在不断地释放能量。此时由于质量减小,它的引力会越来越大,从而使其成为一个“巨大黑洞”。当恒星变成白矮星后,它不再发光发热了,但是会释放出大量的高能射线和强大的磁场。在强大磁场的作用下,它会把周围的物质“吸”过来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恒星死亡之后,因为自身质量太大,所以在核聚变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不足以支撑它继续维持自己的运转,因此它会发生“坍缩”,最终变成一个中子星或者黑洞。而这种情况下,恒星的质量将会下降到原来的五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一颗恒星在失去大部分质量之后,它就不再具有强大的引力了,那么在它死亡之后,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科学家们认为,恒星“死亡”之后会变成一颗中子星或者黑洞。
如果恒星变成了超新星,那么它将会被称为“超新星爆炸”,在这个过程中,恒星的温度将达到几十万摄氏度,甚至上百万摄氏度。由于这个温度是由“核反应”产生的,因此它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由于能量过高,它会向宇宙中抛射出大量的物质和气体,这些物质和气体会在宇宙中形成一个巨大的“旋涡”。这些物质和气体会产生巨大的压力,迫使恒星发生爆炸,最终成为超新星。 在宇宙中,恒星的寿命是非常短暂的,大多数恒星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都会变成超新星。如果一颗恒星变成了超新星,那么它就是宇宙中最亮的星,即使它是一颗红矮星也不例外。不过由于我们人类目前对恒星演化过程还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所以我们对超新星爆发后会是什么样子还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