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首唐朝7岁孩童写的诗,有情有景还有志,读来让人惊叹不已

阿芳评诗 2024-07-11 14:42:56

在唐朝,写诗就像我们发朋友圈、晒日常一样稀疏平常。

那时候,诗歌就像空气,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上至庙堂,唐太宗称赞萧瑀“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下到市井间,平民百姓劳作之余,打趣孩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写诗,不是大人们的专属,就连孩童也深受影响。

有一天,客人随口提出几个问题,7岁的骆宾王对答如流。这让客人惊讶不已,心想这孩子了不得,我要考考他。

于是,指着面前的春水、白鹅说,你以眼前所见做一首诗吧。

骆宾王张口就来: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诗一出,满座皆惊!

这简直是一幅栩栩如生、妙趣横生的鹅戏水图,短短18个字,就像轻轻推开一扇窗,美景唰地映入眼帘:

鹅的千姿百态,动静相宜,有的弯脖高歌,有的低头嬉水;有的漂在水面,静止不动;雪白的羽毛,白得耀眼;红掌轻轻一拨,水面荡起一圈圈涟漪,美得让人心醉。

有情有景,还有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很难让人想象,这是7岁孩子的手笔。因为,我们需要用一篇文章,甚至上千字来写这个画面。

然而,接下来这首诗,也是七岁孩子所作,却字字含情,句句有意,给人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送兄》

唐•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有关这首诗的作者,所传甚少,她的真实姓名、生卒年月、何许人也,已经无从考证。

唯凭《全唐诗》注解“女子南海人”、“武后召见,令赋送兄诗,应声而就。”大致推断,南海人,生在唐武则天时期。

相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西安》等其他送别诗,《送兄》标题略单薄,但简洁有力。

前两句表明大致时间、地点,克俭如金,用十个字,把离别氛围拉得满满的。心中的惆怅、不舍,如云翻涌不息。

后两句,“异雁”、“一行”、“归”,让情感再次升华。大雁迁徙,总是成群结队。而我和它们不一样,困囿于环境,不能随兄同行,孤身一人。

尤其是“归”,让人捉摸不透。可能是,妹在家,兄启程外出。此时“归”便是“同处同归”;又或者是,两人都漂泊在外,寄人篱下,哥哥要回老家,妹妹却回不去;由此便生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此诗,送兄语切,意纯气老,很难想象这是七岁女童所作。然而,接下来的这首诗,意境深远,让人拍案叫绝。

《赋新月》

唐•缪氏子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

这首七言绝句是缪家的一个孩子所作,据说他天资聪慧,7岁便受到唐玄宗召见。宴会上,众人瞧见他是孩子,难免犯嘀咕,甚至流露出不屑的神情。

为此,他写下这首七言绝句。

新月如弯弓,还未到半圆,静静地挂在天空,清晰又明亮。你可别小瞧这轮新月,它弯弯似眉毛。等到十五夜,它会圆满无缺,照亮整个夜空,让所有设立看见它的光芒。

乍看这首诗,写的是天上弯月。细读后,分明是在说自己。今天我年纪小,如弯月不起眼。光芒四射,照亮自己的路,也照亮别人的世界。

读起来,不仅有夜空月亮的美,还有一个孩子远大的志向,正如“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

《咏架上鹰 》

唐 •崔铉

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

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

崔铉,是崔元略的儿子。唐武宗时任宰相,生卒年不详。他7岁时同老爹去拜访韩滉,故友相见,相谈甚欢,崔元略随口说了句儿子诗词进步很快。

韩滉决定现场考考崔铉,指着架上的鹰叫他作诗。崔铉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写下这首咏鹰诗。

你看那鹰,心中怀有翱翔天际之志。可是,身子却束缚在这小小的架子之上。想飞,却找不到机会。

但是,它心里明白,困难只是一时的,总有一天,它会挣脱束缚,直冲云霄,飞向万里晴空。

只是,它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又是哪个人帮它解开身上的绳索,助它一臂之力。

韩滉看后,连连点头,夸赞道:“这孩子可以说是前程万里啊!”

果不其然,后来,崔铉不仅考中进士,还一路高升做了宰相。

这首诗是在咏鹰,也是在说人。有时候,我们有想法却受限于现实,被各种各样的“架子”所困住。

但是,只要心中又梦,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会找到那个“解绦人”,助自己一飞冲天。

最后:

如果说,我们因科技而生活便利;那唐朝人们,因为诗词而生活丰富多彩。

无论是在庙堂,还是在乡间,人们以笔为剑,行走江湖。

孩童们在诗歌的熏陶下成长,学会文字之美,学会了用诗看待世界。

大家好,我是@方方读唐诗,关注我,锁定精彩不迷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删,谢谢!

​

0 阅读:11

阿芳评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