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底,不少投资者在许下新年愿望的时候,都希望来年能从股市赚大钱。但2022年刚开盘没几天,连续的大跌让投资者的心态马上从赚大钱变为了回本。
2022年股市开年下跌的主力军是锂电池、半导体、CXO这些近几年涨幅巨大的赛道股,在年报密集披露之前,赛道股们由于处在业绩真空期,恐怕依然会被基金们砸盘。
说到砸盘,有“牙科茅台”之称的通策医疗(600763.SH),在1月6日低开低走,大跌6.33%收盘。
回看通策医疗的股价,从2021年6月底最高的421.99元,跌到目前的179.44元,短短半年跌幅高达57%。
业绩拉胯,被踢出赛道
作为有“牙茅”之称的基金重仓股,我们不能只单独看通策医疗本身的基本面,而是要放到基金的行为和医疗行业整体大环境下去看。
近期医药板块呈现分化趋势,一边是中药股受部分中药纳入医保目录消息的刺激,不断出现牛股、妖股,另一边则是以CXO为首的医药赛道股集体大跌。
CXO们的集体大跌,笔者之前文章也分析过,12月份美国商务部把包括涉及生物技术类的公司列入到实体名单的传言,让CXO的多家公司股价大跌,再加上港股CXO股票大跌波及A股,整个CXO、眼科、牙科、医疗器械股都被带崩。
这些大跌的医疗医药类股票,其共同点是估值高、股价贵、过去几年涨幅巨大、属于典型的赛道股。
既然被尊称一声“赛道”,就必须有高增长的样子,否则就容易跌落神坛、股价翻车。通策医疗就是典型的业绩增速配不上“赛道”,导致股价出现大型翻车。
10月14日通策医疗公布了一份业绩低增长的三季报数据:
2021 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8.19 亿元,同比增长12.44%;
归母净利润 2.69 亿元,同比增长5.88%;
扣非归母净利润 2.66 亿元,同比增长6.20%。
大众对赛道股的一般评判标准,是业绩增长要在30%以上,否则就被踢出赛道。通策医疗扣非净利润仅增长6.2%,必然会被投资者用脚投票。
于是通策医疗当天狠狠跌停,收于274.05元。
在这个跌停板之后,通策医疗元气大伤,开始了“下跌-整理-下跌-整理”的循环,目前已经跌破180元大关。
10月14日的跌停之后,通策医疗在接下来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又大跌了35%!
逆势加仓,葛兰基金损失惨重
通策医疗是基金重仓股,也是葛兰、张坤这些信奉价值投资基金经理眼中的小甜甜。
通策医疗一度是张坤的易方达中小盘混合基金的第一大持仓股,该基金在2021年二季度持有通策医疗高达580万股,但在通策医疗2021年三季报中,张坤已经不在前十大流通股东中。
按照2021年三季度通策医疗第十大流通股东农行嘉实新兴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286.7万股的数据推测,张坤在三季度减持了起码300万股通策医疗。
10月14日公布三季报时,已经是第四季度了,所以很多人质疑张坤是不是提前知道了通策医疗业绩大幅低于预期的消息,从而提前“跑路”。
以持有白酒股而名扬天下的张坤,对通策医疗的信仰显然不如“医药女神”葛兰。葛兰在2021年三季度,还逆势加仓,目前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是通策医疗的第三大流通股东。
不过这次“医药女神”也遭遇了滑铁卢,三季度通策医疗股价在215元-418元之间,按照平均价315元左右来算,葛兰这一加仓价格目前已经被套大约40%。
从中欧医疗健康基金最近6个月的走势图来看,其净值已经从4元以上跌到了3元以下。
医药女神的神话,正在破裂中。
下图是通策医疗和爱尔眼科的股价走势对比图,紫色K线是爱尔眼科走势。可以看出,两家公司的走势极为相似。
两家公司都是基金重仓股,一个是“眼科茅台”,一个是“牙科茅台”。从走势对比图可以看出,基金在两只股票上做了趋同性的操作:买入一个,必买另一个;卖出一个,也必卖另一个。
从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的实际操作上也能看出来。数据显示,该基金2021年三季度加仓爱尔眼科的比例达到48.34%,加仓通策医疗的比例达到44.73%。
在经历了之前多年的净值上涨之后,葛兰被捧为“医药女神”,但最近她持有的CXO几大龙头凯莱英、泰格医药、康龙化成全部破位大跌。
葛兰的净值目前在大幅回撤中,这就容易形成“净值回撤-基民赎回-加剧回撤-又加剧赎回”的恶性循环。
所以高股价、高估值的基金重仓股一旦杀跌,容易连续大幅度下跌的原因就在这里。
医药股,逻辑在变
由于人口老龄化。非周期属性等原因,很多人把医药股视为长期投资的不二选择,但我们应该看到,医疗股在本来就估值不低的情况下,在2020年疫情刺激下,估值又被极大的抬高。
任何投资,都要讲究“性价比”。再好的行业也不可能永续增长,何况医药行业很多公司已经不是杀估值,而是杀逻辑。
牙茅、眼茅、CXO们能被基金抬到100倍以上的估值,是因为这些公司所在行业的未来几年被认定有高景气度。但随着药品集采大幅削弱药企利润,创新药从me-too变成me-better才能上市,医药医疗股的逻辑在变。
尤其是创新药这块,在me-too变成me-better的要求之下,很多为了圈钱上市而生的药企,将难以获得融资,从而让“卖铲子”而生的CXO们,失去了重复铺设大量管线的“战略机遇期”。
先是投资热潮退去,后是投资逻辑生变。
股市向来以结果论英雄,与葛兰的越跌越加仓相比,高瓴资本在三季度清仓式减持了CXO巨头凯莱英。
再想想高瓴资本在2021年一季度清仓式减持中概教育股后,这些股票动辄下跌80%、90%的“血案”,不得不说,高瓴资本在某些方面的嗅觉还是非常灵敏的。
而葛兰一味的逆势加仓操作,就有些“认死理”了。
如果爱
葛兰是负责接盘,要不然上面跑了没人接,亏的又不是她自己的钱
漂流一族
张坤都不敢玩了,葛兰大喝一声,我上,然后我们这些🐔民就被埋了
用户13xxx01
什么叫医药股的泡沫,应该叫抱团股的泡沫。绝大多数医药股价都是个位数,股价3位以上的基本都是抱团股,美其名曰行业龙头
二狗
被割大妈坑惨了
格雷巴菲
葛兰只是嫩芽子
用户10xxx58
跟啥都没关系 主要是因为医药股不是炒作热点
杰西卡
牛B股
有情人
今天加了5000块医疗
时间沙漏
都破一年了还说全面破裂
富贵珠宝古玩
医药医疗,高估值到天上了…不跌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