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骂了六百年的坏女人,搁现在说不定是‘反家暴代表’!
《水浒传》里的潘金莲有多惨?
原著写她见西门庆时“一双眼也斜着看”,说白了不就是现“眉目传情”吗?
但按现代《民法典》规定,她可以起诉离婚啊!何必要走极端呢?
嘎了亲夫这就说不过去了,但武大郎那句“你若不从,我兄弟回来饶不了你”只是威胁恐吓而已。
如果潘金莲活在当下,她至少有三次改写命运的机会:
1:婚姻自主权宋代女子不能主动离婚,但《民法典》第1079条写明“感情破裂可诉讼离婚”
武大郎的威胁语言,可以申请人身安全保护措施,家暴庇护所、心理咨询热线,哪条路不比毒药强?
2:社会支持妇联介入调解:帮她在阳谷县开家裁缝铺独立生活,社区法律援助:起诉张大户当年的性骚扰和强迫婚姻,凭绣花手艺考个“非遗传承人”,比卖炊饼体面多了。
3:舆论话语权把遭遇写成《我被卖给武大郎的十年》,投稿给女性权益机构
参加《非诚勿扰》直言:“宁在宝马车上笑?我连自行车都没得选!”
联合被压迫女性成立互助会,学《梦华录》三姐妹搞事业
现代版“潘金莲困境”:
1:农村高价彩礼某地女方因彩礼谈不拢被退婚,反被造谣“不检点”
2:职场性别天花板女性高管比例不足20%,怀孕被调岗的新闻年年有
酒局上拒绝陪酒被骂“装清高”,和潘金莲拒绝张大户异曲同工
3:离婚冷静期争议被家暴女性诉讼离婚,法官却说“再给丈夫一次机会”
这和宋代“三不去”制度(丈夫穷过不能休妻)有什么区别?
潘金莲的竹竿砸中的不是西门庆,是千年未变的性别枷锁!
《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正是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最严苛时期,施耐庵为突出“逼上梁山”主题,把她写成了工具人。
2:经济压迫是根源宋代女子无法独立谋生,潘金莲若离开武大郎只能饿死
现在女性平均收入是男性78%,同工不同酬依然存在
3:法律缺失催生极端宋代《宋刑统》规定“夫殴妻减刑二等”,家暴几乎零成本
2023年仍有家暴致死案,施暴者平均判刑不足7年
先来看一组数据:
宋代女性平均寿命32岁,70%死于难产或家暴
《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80%离婚案因丈夫出轨,但判离的不足10%
潘金莲所在的清河县,明代县志里还有“典妻”记录——把老婆租给别人生孩子
所以她并不是天生的坏种,而是父权社会捏出来的畸形产物!
当我们在键盘上审判潘金莲时,也许该问问是谁焊死了那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