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心脏这玩意儿,别光盯着心跳快慢。

医学上,心脏衰弱(CardiacWeakness)并不是单纯看心率,而是心脏的综合能力下降,比如泵血能力、血管弹性、心肌供氧等多个指标的衰退。
有的人心率正常,心脏却早已不堪重负;有的人心跳稍快,照样活蹦乱跳。
真正的心脏衰弱,往往藏在一些你平时不注意的小细节里。
医生一再提醒,如果身体出现这4种异常,说明心脏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别等它罢工才后悔!

人到了一定年纪,走路速度变慢、爬楼吃力,这本是正常衰老。
但如果稍微动一动就气喘吁吁,甚至走平路都觉得费劲,这可能不是单纯的年纪问题,而是心脏供血能力下降了!
心脏是个“泵”,负责把血液压到全身。
如果这个泵的动力不足,肌肉、器官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人就会感到疲惫、喘不上气。
这种情况,很多人误以为是肺不好,去检查肺功能,结果发现肺没事,问题出在心脏!

怎么判断是心脏还是肺的问题?很简单,如果休息几分钟后就能缓过来,那大概率是心脏问题;如果休息后仍喘个不停,那可能是肺部疾病。
为什么会这样?心脏衰弱时,心脏输出的血量减少,肌肉供血不足,人体会通过“加快呼吸”来补偿缺氧。
但这种补偿是“临时工”,治标不治本,时间久了,心脏负担越来越重,恶性循环就开始了。
尤其是晚上睡觉平躺时,如果感觉憋气、胸闷,甚至要垫高枕头才能睡得舒服,这往往是心脏衰弱导致的心源性呼吸困难!

“手脚冰凉”听上去是个小毛病,很多人归咎于血虚、寒气重,甚至有人以为是肾虚,结果一顿补,补得鼻血横飞,心脏却还是不给力。
心脏衰弱的人,手脚冰凉比别人更严重!血液从心脏出发,要跑遍全身,最后再回到心脏。
如果心脏的泵血能力下降,四肢末端的血流供应就会减少,手脚自然发凉。
尤其是冬天,别人手脚暖和,你却冷得像冰块,这时候你该考虑一下心脏是不是出了问题。

更严重的情况是,脚踝、小腿经常浮肿,早上还好,到了晚上脱下袜子,袜口勒出的印子半天都消不掉。
这不是胖,这是心脏“水泵”不给力,导致血液回流受阻,水分滞留在下肢。
3.心慌、胸闷、夜里惊醒?这些信号别当“压力大”!“医生,我最近总觉得心慌,胸口闷,睡觉睡到一半会突然惊醒,是不是压力太大了?”
很多人把心脏问题误以为是“焦虑”“压力大”,结果一拖再拖,等到真正犯病时,已经错过了最佳干预期。

真正的心脏衰弱,往往有这些表现:
· 胸闷、心慌,尤其在夜里或清晨最明显。
· 睡觉时会突然憋醒,感觉喘不上气。
· 心跳忽快忽慢,心率不规律。
为什么会这样?心脏供血不足,大脑和全身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人体会自动“报警”,让你醒来。
如果你夜里经常惊醒,或者胸闷到要坐起来才能缓解,别犹豫,赶紧去查查心脏。

很多人觉得,记性差是老了,伤口愈合慢是皮肤变差了。
殊不知,背后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全身血循环变差。
为什么心脏衰弱会导致伤口愈合慢?修复伤口需要血液提供养分和氧气。
如果血液循环不畅,伤口得不到足够的修复物质,自然愈合得慢。

尤其是糖尿病、高血脂的人,如果发现伤口久不愈合,一定要警惕心脏问题!
至于记忆力下降,这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大脑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来维持正常运作。
如果心脏不给力,脑供血不足,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就会随之而来。
有时候,你以为是“老糊涂”,其实是心脏不给力!
心脏衰弱,怎么办?心脏衰弱,不是等着“心梗”才去医院,提前干预才是王道。

最简单的自测方法:
1. 爬楼梯测试:三层楼以内,爬完如果气喘吁吁,心脏可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2. 握力测试:握力下降,可能与心血管健康有关。
3. 研究发现,握力越强,心血管疾病风险越低。

4. 脉搏测试:早晨醒来,测一下自己的静息心率。
5. 如果长期低于50次/分,或高于90次/分,最好去医院查查心脏功能。
真正有效的保护措施:
· 别熬夜,心脏最怕长期缺氧。

· 戒烟,烟草是心血管的大敌。
· 多吃深色蔬菜,富含抗氧化物质,保护血管弹性。
· 坚持有氧运动,哪怕每天快走30分钟。
最后一句话:心脏就像发动机,用坏了换不了新的,趁它还能“发动”,多爱惜它一点!
参考文献:
1.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22》.
2.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慢性心力衰竭诊疗指南2021》.
3. 杨跃进.《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