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没有对错,只是有些还没有开始

百叶屋的主人 2019-10-08 14:42:57

“有多少人在家里为了孩子作业买打印机的?”

这样一个话题,群里延伸到教育方式的讨论,虽然我还没有结婚,不能体会到这样的感受,看到大家的讨论,充分感觉到教育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关乎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好几个家庭。

先从我身边说起,我们县城今年暑假的时候给小学生布置了一项暑假作业:背诵380首古诗词。单位同事的孩子三年级,每天跟着妈妈来单位,有一大半时间被古诗词包围。剩余一小半时间,都在补习班、兴趣班度过。当然,背诵古诗词只是语文作业中的一项,还有数学、英语等其他科目的作业,说实话,感觉他比我还要累。

群里一位大哥家的孩子,2021年小升初,今年必须把学区房搞定,不然就晚了。现在买房子,你说刚需,每个结婚的年轻人都会购置一套新房,这个新房大部分都不是很理想的学区房,等有了孩子之后,需要考虑上学,才发现,想让孩子有一个好学校上,还需要买房子。如果你问,为何当初不一次到位,那是因为钱不到位。

初三的学生晚上十二点前没有休息过,下午放学先去上两个补习班,然后回到家才是写课堂上老师留下来的作业,晚上还需要录制写作业的视频上传打卡,供老师检查;媳妇为了孩子,已经辞职很多年了,现在专业带两个孩子,什么周末、假期都没有,国庆假期,十月一日下午开始补习班,到今天开学,没有休息……

太多的事情,无不说明父母为了孩子,操碎了心,没办法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学者当爸妈,也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好一些。

昨天晚上刚看了《银河补习班》,今天看到哥哥姐姐们讨论教育的话题,发现,每种教育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不能完全否定,当然也不要完全热捧。

我比较喜欢的教育方式:

兴趣教学,就像《银河补习班》中,马飞想去看要电脑,父亲就想办法买给他,想去看航展,就带着他去。我上初中的时候,大概是2008年,认识一对夫妇,他们有两对双胞胎,两个上小学,两个上幼儿园,每天孩子只在学校待半天,剩余半天接回家,根据孩子的兴趣安排活动内容,有可能是学习钢琴,也有可能是去参观博物馆,寒暑假,开着车带着孩子出游,小学毕业的时候,全国已经走了一个遍,很多人都在想,这一定是很有钱的家庭,其实并不然,有时候钱的多少只是决定你出游的品质,而决定不了你要不要出去走走。

中国现有的应试教育,我也喜欢,因为我也是从中走过来的。但我认为,应试教育大部分也是根据兴趣来决定的,很多时候的偏科,就是一种兴趣偏好,不喜欢的我就是不学,喜欢的我可以学的很好,给孩子报补习班,也是紧着孩子弱势学科去报,但效果大多数并不会特别明显。

学习方式有很多,每个父母给孩子带来的学习方向也不一样,但我一定相信言传身教,你在做,孩子就一定在看。不管采用哪种教育方式,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是一个榜样。

带着孩子闯红灯,景区里随手扔垃圾,公共场合抽烟,太多的父母口头说的非常好,在实际生活中却很少能够做到言传身教,把这些都挨着做好,我想这才是成功教育的开始。

不用互相对比,不用看那么多的教育书籍,不用每天盯着孩子做作业,想一下每天做的每件事情,怎么才能让孩子学到正确的内容,这就是教育的开始。

0 阅读:15
百叶屋的主人

百叶屋的主人

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