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国际刑事法院(ICC)近日驳回了蒙古国的一项上诉请求,并称乌兰巴托在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到访该国时未能将其逮捕,违背了自身义务。据报道,普京2024年9月初曾不顾海牙国际刑事法院对其发出的逮捕令造访蒙古国。国际刑事法院第二预审分庭对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和俄罗斯总统儿童事务专员玛丽亚·利沃娃-贝洛娃发出逮捕令。
前不久,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在首都乌兰巴托市苏赫巴托广场举行仪式,欢迎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式访问蒙古国。蒙古国外长巴特策策格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等两国官员出席仪式。两国总统将就双边关系与两国合作举行会谈,两国政府将签署合作文件。据悉,普京将在与蒙古国总统乌赫那·呼日勒苏赫的会谈中讨论两国具有合作前景的领域,包括工业、农业、能源和运输领域。
普京的蒙古之行并非“简单串门”,更像一场公开挑衅。ICC的通缉令被视若无物,这份无视无疑在彰显俄罗斯的强硬姿态。尤其是普京刚主持完金砖国家峰会,如此高调,显然意在向西方国家传递一个信号——俄罗斯的外交自主权不容动摇。这场戏背后,暴露的是国际法与现实政治的博弈。ICC的通缉令看似“权威”,却在多国碰壁,蒙古的难题其实只是冰山一角。
其实国际刑事法庭要求蒙古国逮捕普京,这纯粹就是强人所难,他们也不想想蒙古的现实情况,这种事情他们干得了吗?退一万步来讲,即便蒙古有心履行规约,真的绑了普京,但是要如何把普京送去海牙呢?因为蒙古被两个邻国中俄包围在中间,不经过中俄境内,他们什么东西都送不出去。显然,就因为蒙古国对中俄都有所疑虑,同时与美国却有着军事安全协作,还把美国捧到了“第三邻国”的高位。以至于他们在东西方之间显得有点“里外不是人”。
蒙古国是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国,按规定来讲,是有责任去逮捕被通缉的嫌疑人的,普京来访问,他们按理是得动手的。可事情根本没那么容易!蒙古国 95%的石油产品都得靠俄罗斯提供,还有超过 20%的电力也是来自俄罗斯。这就好像,俄罗斯是蒙古国能源方面的大靠山,如果把这个大靠山给惹恼了,那蒙古国往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而且蒙古国一直都奉行中立政策,它可不想随随便便就被卷进大国之间的争吵当中。
冷战时期,蒙古国紧密追随苏联,与西方世界的互动非常有限。然而在冷战结束后,他们开始积极拓展外交关系,希望通过与欧美国家的互动来平衡中俄的影响。不过,这种策略从一开始就没那么顺利,“第三邻国”,听起来美好,却忽略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地理位置无法改变。相较于远在天边的欧美国家,中俄对蒙古国的影响则是直接且深远的,蒙古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依靠中国和俄罗斯,安全状况也跟这两个国家密切相关。
那么,蒙古国该如何自救呢?说实话,这个问题无解。因为国家的利益谋划,首先要基于自身的位置。蒙古国想要更好地发展自身,最不应该选择的就是“第三邻国”的策略和方针。他们首先应该和中俄搞好关系,再谋划别的盟友。这场“抓普京”的闹剧,不仅让蒙古国成为了国际笑话的主角,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国家的利益谋划不能脱离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地理位置。否则,就会像蒙古国一样,在国际舞台上闹出大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