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客A380,当年被推出时,被誉为欧洲航空工业的明珠,号称“空中巨无霸”。它可以载客500人以上,全球载客量最高的宽体客机,而且可以飞洲际航线,飞行距离可达15000公里。当年推出时它也是是一架超高燃油效率的飞机,每乘客百公里油耗不到3公升,不过随着竞争对手在技术上的改进,A380的单座油耗优势也不复存在,最终在2019年2月,空客宣布在2021年停止交付巨无霸客机A380。
2022年12月21日,南方航空最后两架A380飞机调机离开广州白云机场,宣告正式退役。作为国内唯一运营有A380的航司,南航A380机队的退役标志着国内再无A380。不过我们仍然有着波音和空客的宽体客机。但是这些都不是国内自主研发的客机。很多人好奇,我们有了C919,但是它不是宽体客机,我们有自己的宽体客机吗?
确实,除了C919之外,我们现在确实还是有着与俄罗斯合作研发的宽体客机CR929,标准航程是12000公里,未来可以完美替代现在的宽体客机,包括现在退役的空客A380。C919飞国内航线和短程国际航线,CR929飞各个洲际远程航线,这是原来的设计目标和用意。但是现在进展如何?
在9月15日,上海举办的2022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我国的中国商飞首席科学家、C919大型客机系列型总设计师吴光辉给大家讲,CR929飞机于2016年项目签署政府协议,2017年同俄罗斯组建合资公司,命名CR929,到目前已确定飞机总体技术方案,选定机身、尾翼结构部段供应商,目前已经在初步正式设计。
不过这款飞机是与俄罗斯合作研发的,在2022年6月份,俄罗斯副总理尤里在“未来工程师”论坛上说,俄罗斯目前正在减少参与CR929项目。当初这被解读为一个负面的消息。不过其实俄罗斯确实还没有退出,这架飞机将是两国技术和智慧共同凝结的大飞机,并不仅仅是我国的需要。
但是现在俄罗斯的整体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要调整合作内容和分工,之前的的合资计划,CR929机身的生产及飞机的总装,未来会在我国完成。而俄罗斯方面将建立一个特别工程中心,进行技术研发及电子系统生产,复合材料机翼、增升装置和航空电子设备将在俄罗斯生产。
现在要做调整,CR929飞机要采用的一些关键部件或者重要部件,到底是用国际技术和产品来替代,还是慢慢国产化或者使用俄罗斯产品,仍然是需要进行深入讨论的。其中到底欧美技术还是俄罗斯技术的选择,对于未来我们和俄罗斯,就将是意义重大的。
尤其是假如在一些关键部件上使用欧美技术或者产品,那么假如俄罗斯会面临持续的制裁,此时这款CR929交付俄罗斯后,会导致无法商业飞行,无法更换零件等等困境。现在看来,当年,中俄两国的协议是在2016年协议签订,未来最乐观也需要在2023年或者明年才能首飞,商业化飞行需要时间可能更远,如果能在2026年实现实验飞行,也已经很棒了。
CR929飞机一旦最终研发成功,就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洲际航线的大型商用飞机,它更能带来的是我们在飞机制造方面的技术突破和材料突破,让我们能真正成为世界上为数稀少的,可以生产全系列飞机的技术先进的国家。
大胆去猜想,CR929大飞机的后续研发,估计我们会拿出研究C919的那种魄力,尽可能的提升国产化率,最终我们来主导,俄罗斯来配合,甚至由自己承担研究和生产。现在A380退出了,就是给未来CR929的出现留下无限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