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言柒。
常常听人说,你把钱花在了哪里,你的未来就在哪里。
有些人越来越穷,是因为目光比较短浅,沉迷于各种吃喝玩乐,不考虑将来;
而有的人学会了延迟满足,懂得如何把钱进行合理分配,自然就越花越有钱。
不一定完全正确,但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在这个消费至上的时代,理性的消费观,就像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灯塔,能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避免迷失方向。
1、质量胜于数量
有一阵子,被拉进了一个羊毛群,每天分享各种优惠商品,价格非常诱人,自然也跟着买了不少。
但到手才发现,便宜有时候真的没好货。
几十块的衣服,穿了没几次就开始褪色变形;不到一块钱一包的纸巾,又薄又小......
与其如此,还不如多花点钱,买质量好一点的。
虽然单价可能更高,但它们的使用寿命也更长,算起来其实差不了多少。
而且不仅省去了频繁更换的麻烦,使用体验也更好。
2、只买真正有用的东西
所谓真正有用的东西,就是能在某方面给你带来一定收获的。
例如能节省自己时间的、给生活带来便利的,能坚持使用的、对个人成长有帮助的等等。
我们的金钱、精力都是有限的,一味地买买买,只会造成过度分散。
与其如此,不如多考虑物品的实际价值,买真正有用的东西,把注意力放在真正值得的地方。
3、按需消费
经济学中有个概念,叫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意思是当你得到的东西已经能满足基本需求时,后面再拥有的,就无足轻重了。
例如,你很想吃蛋糕,吃到第一块蛋糕的时候,内心的幸福感是最强的。
后面再吃第二块、第三块、第四块......就会越来越“无感”了。
生活中大部分东西都是这样。
所以买东西之前多问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按需消费即可,不必超量。
4、合理规划预算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资产配置方法的文章:,也有读者在问,日常的消费应该怎么做好分类。
其实这个因人而异,比较常见的划分是固定支出(房租、水电、房贷车贷等)、必需消费(一日三餐、交通出行、生活用品等等)、可选消费(各种娱乐社交、学习提升等)。
具体的比例根据实际情况来,建议固定支出最好不超过收入的30%。
如果太高,可能会影响到日常生活质量。
建议定时检查,看看有没有可以优化的地方,例如找租金更便宜的房子,更换节水节能家电等等。
这些所谓的消费原则,不是为了束缚自己,只是让钱花得更有价值。
毕竟真正会过日子的人,早已收获寻常生活的乐趣,而不再单纯留念"剁手"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