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心的儿子不愿意赡养他的父亲,就把老父亲丢弃在田间的小黑屋,不闻不问,完全忘记了父亲把他抚养成人的艰辛、给他娶妻生子恩情。如今他却嫌老人年迈体衰,疾病缠身。
当老父亲上门找儿子讨要说法时,竟被儿子硬生生的拖出了家门,还怒斥老人——弄死都不过分。这种不孝的行为,简直丧尽天良。
这位可怜的老人就是李大爷,他跟调解员聊起自己的遭遇,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掉。李大爷和老伴儿一辈子就两个儿子,可惜大儿子在外地干活时出了意外,就这么走了。从那以后,老两口就跟着小儿子生活。但自从十几年前李大爷搬出去住后,小儿子就不再让他回家了。
李大爷带着调解员去了他住的那间小屋。那屋子里面黑漆漆的,就算开了灯也看不清楚。李大爷说,之前老伴儿跟他闹矛盾,被小儿子接回家去了。现在自己老了,身体也不行了,还有各种病,小儿子不仅不让他回家,还对他不闻不问。他真怕哪天自己死了都没人知道。
调解员看了李大爷的居住环境,心里也不是滋味儿。于是,他就跟着李大爷去了小儿子家。调解员看到小儿子家的条件还不错,但却把老父亲扔在田间的破屋里,觉得小儿子很不像话。调解员十分生气,就开始质问起小儿子来。
面对调节元的质问,老人小儿子小李觉得自己也很委屈。他说事情没那么简单,不是表面上看的那样。调解员就劝他坐下来好好聊聊,但没说几句,父子俩就因为意见不合吵起来了。
小李一激动,就拖着李大爷往外走,还骂他不知廉耻。调解员都惊呆了,这父子俩到底有啥深仇大恨啊,怎么会闹成这样呢?
后来,小李的情绪在调解员的劝说下慢慢平复了,他又把李大爷叫回了家里。说起为啥父亲一直住外面,小李解释道,他并没真的赶父亲走。当年李大爷看人家种山药挺赚钱,就也想在自家地里试试。他觉得家里太小,不方便,就非要小李在地里盖几间房。
小李其实一直不愿意,因为地里条件差,老人住那儿他怎么能放心呢?可李大爷就是固执,多次跟小李吵架,最后小李也是没办法,只好答应了。从那以后,不管天气咋样,小李的妻子都会去送饭,一年到头都没断过。
调解员看这小李夫妻俩其实挺孝顺的,就接着问,那怎么父子关系会闹得这么僵呢?李大爷说,现在他身体不行了,总得有个照应。他想让老伴回去跟他一起住,可小李就是不同意。无奈只能自己回儿子家住,结果还被儿子拒绝了。
一提到为啥不让母亲回去跟父亲住,李大爷的老伴王大娘就激动了。她告诉调解员,李大爷喜欢喝酒,年轻时还好,现在他年纪大了,一喝多就控制不住自己,不是骂就是打。有好几次,王大娘都被打得受了重伤,小李知道了才把她接回家的。调解员问李大爷为啥打她,王大娘也说不清楚原因。
那既然王大娘不愿意回去,把李大爷接回家住不就行了?可小李说,他也不愿意让父亲回家。这其中还有啥隐情呢?
小李把调解员拉到一边,说出了心里的疙瘩。原来除了父亲打母亲这事儿,还有一件事让他一直耿耿于怀。那就是李大爷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二胎的时候,因为生了个女孩,李大爷差点没把孩子砸死。这事儿让小李心里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到现在都难以释怀。
听完小李的一番话,调解员对李大爷说:“李大爷,您别再做那些糊涂事了,家人是您最亲近的人,得好好对待他们,这样您的晚年才能过得安稳。”李大爷听了,心里也十分后悔,跟调解员保证,自己以后绝对不会再喝酒了,更不会动手打老伴。
接着,调解员又转向小李:“小李,你父亲以前做的错事,都已经过去了,就别再耿耿于怀了。现在他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你是他儿子,得好好照顾他,毕竟他把你养这么大不容易。”小李听了,表示只要父亲以后不再打母亲,他会尽心尽力地赡养两位老人。
这事儿啊,说起来就是家庭里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处理不好就会闹出大问题。就像小李把父亲拖出家门这事儿,其实就是因为心里那股子气儿不顺。
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咱们也得想想,对待父母都得有颗感恩的心。他们把我们养大成人,不容易。所以大家遇到类似的事情时,先冷静下来想想父母的恩情,或许就能化解矛盾了。
再过些年又多一个,家风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