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会议时,杨勇说:彭德怀“自以为忠心耿耿”

历史客栈 2025-04-14 10:01:47

庐山会议时,很多人都需要表态,比如杨勇将军就说过,彭德怀有两个缺点,一个是“自以为忠心耿耿”,另一个是“自以为功劳很大”。

杨勇是彭老总的老部下,早在红军时期就是红五军的人,算是彭老总最早的嫡系,在抗美援朝时期,彭老总是第一任志愿军司令,杨勇是最后一任志愿军司令。

庐山会议召开时,杨勇本来没有去参加,但随着会议开始批判彭德怀,杨勇等人也被请上山,对这件事进行表态。

对彭老总这位老领导的性格和人品,杨勇是非常了解的,彭老总虽然脾气不好,训起人来不留情面,容易得罪人,但他没有私心,批评人是为了别人好,提意见也是为了把事做好,这些是没有疑问的。

但是,在当时那个背景下,这些话是不能说的,即使说了也没用,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会把自己也牵连进去,因此,杨勇为了过关,就说了彭老总的两个“缺点”,一个是“自以为忠心耿耿”,另一个是“自以为功劳很大”。

那么,这两个“缺点”应该如何理解呢?

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个角度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说彭老总对“大跃进”提的那些意见,表面上看是“忠心耿耿”,是在向中央反映下面的真实情况,让中央及时纠正,但实际上只是他“自以为”而已。

“大跃进”就像一场战争一样,为了打胜仗,难免会有伤亡,甚至胜利越大,伤亡就越大,但是,不能因为有伤亡,就否定一场战争的胜利,抹杀将士们的功劳。

毛主席已经给这场“大跃进”定了调子,就是“九分成绩,一分错误”,已经激发出了全国人民的热情,所谓“气可鼓不可泄”,而彭老总却给这场热潮泼了一盆冷水,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效果上还是有问题的。

应该说,杨勇说的彭老总的这个“缺点”,跟中央的意见是一致的,就是在劝告彭老总:不要自以为忠心耿耿,就可以乱说话,好心办坏事。

另外,还有第二个角度,就是杨勇在替彭老总说话。

什么意思呢?

俗话说“听话听音,锣鼓听声”,听一个人说的话时,不光要听他字面上的意思,还要听他这句话的弦外之音。

杨勇说的这句话,其实就是有“弦外之音”的,可以反过来听。

什么叫“自以为忠心耿耿”?什么叫“自以为功劳很大”?其实,这就是杨勇在说反话——你们谁敢说彭老总不是忠心耿耿?谁敢说彭老总不是功劳很大?

在这两个方面,彭老总是问心无愧的,如果谁想否认他的这两个方面,那么这个人就是在睁眼说瞎话,没有人会相信他。

既然在这两个方面都没问题,那么,彭老总给中央提意见,问题就没有那么大了,不应该遭到批判。

不得不说,杨勇虽然是武将,但考虑问题还是很周全的,既能自保,也能帮彭老总说话。

后来的事也证明了这一点,杨勇并没有受到牵连,继续在军队中担任重要职务,唯一可惜的是,彭老总并没有因此而得救,在这次会议后就被撤销了职务,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等到“文革”结束后,杨勇被任命为副总参谋长,协助邓小平主持总参日常工作,在他的主持下,开始平反军队中的冤假错案,其中就包括彭德怀。

在杨勇等人的努力下,1978年12月,中央作出了为彭德怀平反的决定,并为他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追悼大会,在邓小平亲自修改的悼词中,有这样几段话:

“彭德怀同志热爱党,热爱人民,忠诚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作战勇敢,耿直刚正,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关心群众,从不考虑个人得失。他不怕困难,勇挑重担,对革命工作勤勤恳恳,极端负责。”

“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斗争中,彭德怀南征北战,历尽艰险,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为人民军队的成长与壮大、为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中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一生。”

彭老总在天有灵,如果能听到这些评价,也该瞑目了!

(参考资料:《彭德怀传》《杨勇上将》《庐山风云——1959年庐山会议简史》)

0 阅读:10
历史客栈

历史客栈

《旧闻新知》主编,《读者·原创版》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