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坟旧墓垒垒骨,
家家祭扫各纷然。可怜节妇江边哭,目睹光阴化纸钱。
清明时分祭奠先祖,是一项流传至今的民间风俗。古人多以焚烧香火纸钱来凭吊哀思,同时又具有给亡去的亲人送去阴曹地府的所需花费的意图。在宗教的信仰体系中,有生者为人、亡者为鬼的说法,鬼在地狱中被阎罗王判定阳间功过后,再经过奖惩有别,遂又轮回转世。因此,每年清明上坟烧纸,便是给这些幽魂们送钱。关于清明及其他祭祀时节为亡者烧纸送钱这一习俗,有几个问题需要想想清楚:
1、亡者已去,生人为什么要烧纸钱?
纸钱,又或者是焚烧黄表纸,代表的是阴曹之内所通用的一种货币,甚至在很多地区至今还流行烧纸叠金元宝的习俗。洪喜庆的《杜诗辩证》中曾提到“齐东昏侯好鬼神之事,剪纸为纸,以代束帛,至唐盛行其事”。这里说的齐东昏侯,是指南朝齐第六位皇帝。这一烧纸钱的习俗约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其时人们一般是将白纸剪成铜钱的形状,届时或抛撒于野外墓地,或焚化给死者,民间一般将此称为撒纸、烧纸。
生人唯恐亡者先人在地狱没有钱花,所以每到特定时节都会用火焚的方式把钱“寄”给亡者,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中不要再受苦受难。又有一些生前作恶、死后受刑的魂众,此时就需要更多的金银来买通施刑的小鬼,好在十八层地狱里面少受一些苦难。又或者是希望可以买通相关鬼吏,求得早日托生成人。
由此也可以看出,生人烧的纸钱其实附加了更多的人世间的社会属性。百姓口中的送钱送衣,其实在无形中附加上了“贿赂”之情。更有现代一些不良商家印刷出来十亿、百亿的天地银行、冥府银行的钞票大肆焚烧,实则是在赚死者钱、卖活人情,这当真不值得提倡。
2、道教通幽冥之事,有其专属方式
既然烧钱烧衣是生人情感的寄托,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依旧在烧纸钱?
其实,在当今道教中也存在大量焚烧金元宝的习俗。道教是一个重生的宗教,天道自然,修道之人认为生死事乃自然运化。因此在道教文化体系的清明祭拜中,多是表达哀思并通过道场法会来济度幽魂,并无贿赂或寄送金银之情,这一点要和民间的习俗区分开。至于现代宗教中也引入了烧冥币的行为,则是各种文化融合的结果。道教人士想要通幽冥之事,有其专属的方式方法。
凡世之人,想要感格神明,必要心假香传,以香烟为信,才能上达九天、下抵黄泉。经云:“非草木臭秽之彝伦,迎青华慈仁而降格”“一炷真香烈火焚,金童玉女下瑶闻。此香愿达青华府,奏请太乙救苦尊。”用焚香的方式请救苦天尊下降,从而借助于慈尊洪力起到拔度亡魂的效果。道教在做法的时候,是以水火济炼的方式把亡魂从九幽之下请出来,通过高功法师运神变身、默咒作讳的手段把法食赈济给幽魂众,之后再对其进行三皈九戒的劝导,从而引领已亡者回心醒悟,再生之时才可割断恶根,生长成人。
道教为亡者烧纸钱,所代表的意义也与俗间不同,其可追溯到最初焚烧纸钱时,多是以草木香和黄表纸为原材料,并无具体的金银以及钱币的形象。焚烧黄表纸和燃香请神有相似的功效。粗糙的黄纸在燃烧后生成的青烟随风缭绕,形成的纸灰较轻,会呈上升之态,所以也更易带走人们相思的情绪。烧纸是为了凭吊,并不是为了“汇款”或者“贿赂”。
3、凭吊之时,你如何知晓亡人过得好不好?
烧纸钱这一行为代表着生者对亡者的哀思,表达了生者对亡者的想念以及希望对方在另一个世界过得更好的情愫。而生者和亡者是无法直接联系的,焚烧的纸钱其实也并不能直接送到孤魂手中。那么究竟如何做,才能知道对方的境遇到底如何呢?
首先一点,人鬼不相通,想要为亡者做功德,必须要请道长借用慈尊功力济度亡魂。这个过程非常复杂,远不是烧几张纸钱就能解决问题的。所以再要祭奠先人的时候,也莫要听信某些阴阳先生的话,花费大量钱财反倒做了无用之事。
其次,有传言说亡者会入梦来,所以很多人都会在清明、祭日等特定节日时于夜梦中见到亡者形象。有些人为此惶惶不可终日,此时多是因为思念太甚才会有夜梦出现。清明节本就是一个带有春游性质的祭扫节日,踏春出行更是古人适当纾解哀思的方式。宋朝李之彦著《东谷所见》记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明代《帝京景物略》中更是记载了一场万人清明踏青的活动。春日为肝气纾解的时节,非常适合外出行走以缓解闷燥忧郁的心绪。积极投身到社会交往中,才是最现实的选择。
诗人杜牧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清明》,其写道:“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为思念找到一个合适的消解方式,生人过好当下的生活,这才是对死者的尊重,同时也更是亡者的心愿。
4、为什么现代依旧要保持清明祭扫的习俗?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对陵园等环境的安全要求等级提高,有越来越多人们开始用敬献鲜花的方式代替传统焚烧纸钱的行为。这一形势其实古已有之。各地史籍中均记载有“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的风俗,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尽管祭扫的方式历代均有改变,但清明扫墓的习俗却代代相传。
清明节的缘起和为追溯介子推而设立的寒食节密切相关,最初因为受到寒食节的影响,人们制作的纸钱并不是用来焚烧的,而是挂在墓地旁边的树枝上,或者用土块压在坟头上。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这样一来,凡是有人祭扫的坟墓前都会有纸幡飘动。凡没有纸幡的坟头,则说明此姓人家已经断了后代。
中国人讲究香火绵远、子孙昌盛,从最初的禁火到后来盛行的烧纸钱,再到现如今的文明祭扫,虽然形式几经改变,但每逢清明时节子孙后代回家祭祀先祖的风俗一直没有变,中华民族的这一敬天法祖的古老传统也因此会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