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拼参数”到“卷应用”,大模型被迫转身?

未来图灵 2024-09-25 16:43:03

当前,AI大模型发展迅猛,“百模大战” 激战正酣。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备案的大模型已达190多个,注册用户超6亿。2024年以来,国产大模型纷纷与实体产业融合,开始在应用层面角逐,挺进实体经济“主战场”。

而从一年半前的大模型混战,到今年5月的价格战,性能不断提升,成本持续下降,大模型正从 “拼参数” 走向 “卷应用”。

没有企业辜负2024大模型应用元年

多家拥有深厚技术背景的大模型公司正推动AI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例如,蚂蚁集团推出的“支小宝”,依托蚂蚁百灵大模型,为用户打造了一站式生活服务助手,涵盖出行、餐饮、娱乐等多维度需求。阿里云“通义千问”不仅作为大语言模型开放,更在电商领域实现智能客服与个性化推荐。

百度“文心一言”则聚焦于内容创作与教育服务,为媒体、广告行业提供高效文案支持,同时在教育领域成为学生的智能学习伙伴。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在教育及医疗领域展现独特价值,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辅助医生进行精准医疗决策。昆仑万维“天工”大模型则深耕游戏产业,自动生成游戏内容及智能运营。

除了这些有深厚背景的大模型公司,众多后起之秀也在不遗余力地探索大模型的应用场景,如智谱AI、MiniMax等。

智谱AI在打造完整对标Open AI的模型产品的基础上,通过提供 API 和云端私有化部署方案等方式,在科研领域为科研人员提供文献检索和分析服务;与金融机构合作,进行风险评估和投资决策分析。此外,还与国外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探索大模型的应用。

MiniMax则通过C端和B端双向布局的策略,推出多款不同类型的应用。在C端,推出了智能聊天助手;在B端,与企业合作,开发智能客服系统和办公自动化软件。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MiniMax加大了广告营销的力度。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趋于成熟,应用落地不仅成为了衡量技术价值的关键指标,也成为了技术商业化的重要途径。如今,大模型行业的焦点已从模型本身转向应用落地。无论是有雄厚背景的大模型公司,还是新兴的初创企业,都在拼命卷应用,目标直指打造爆款应用。

各大厂商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有的用流量堆砌,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吸引用户;有的不断进行产品迭代和优化,提升产品的性能和用户体验;有的采取C 端和 B 端双向布局的策略,拓展市场份额。

各企业之所以如此热衷于“卷应用”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发展的必然规律。当大模型技术趋于成熟,其应用落地便成为了衡量技术价值的关键指标。应用落地是技术商业化的重要途径,能够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回报。

起初,人们幻想大模型技术将彻底改变现实世界,从日常生活到各行各业,都将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无论是更高效的生产流程、更精准的医疗服务,还是更加个性化的教育体验,AI都被寄予厚望,被视为能够重塑整个社会结构的力量。目前大模型的应用落地情况与人们的想象仍有很大差距。

在长图文生成方面,大模型的表现也未能达到人们的预期。一些内容创作平台已经开始采用大模型来生成文章,但生成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业内专家指出,目前大模型生成的长图文往往存在语法错误、逻辑不清晰、内容重复等问题。

产业借助AI实现质变,那一天远吗?

大模型的商业化也面临诸多难题。大模型仍处于“烧钱”阶段,技术上的研发成本,应用上的运行成本,每一步都少不了真金白银的支持。对于初创企业来说,高昂的大模型训练成本和逐渐上涨的应用获客成本是巨大的压力。即便是 Open AI,今年也将面临高达 50 亿美元的亏损。进入今年,大模型内卷加剧,加之大模型应用用户留存低,为了拉新,大模型 C 端应用卷出新高度。但动辄上亿的投流成本未必能换来用户长久的消费意愿,留存依旧是大模型厂商的未知数。

在5月的大模型价格战中,字节、阿里、百度、腾讯等厂商都将主力模型的 API 价格普遍下调了 90% 以上。有些企业选择跟进降价,如智谱 AI 一个月里两次下调价格;MiniMax 悄然启动了注册认证赠送 1 亿 tokens,以及 TPM 扩容不收费的活动;Kimi 开放平台的上下文缓存 Cache 存储费用降价 50%。而有些企业则选择坚守,如百川智能创始人王小川公开表态不会跟风降价;零一万物 CEO 李开复直言 “国内大模型市场疯狂降价是双输的打法”。无论是降价与否,创业公司都要面临一个问题是:下一笔融资在哪?这背后,是初创企业们集体的焦虑。一旦没有用户,初创企业就失去了训练算力的数据,更就失去了投资人的热情,而这将直接将他们推到悬崖边上。

大模型应用的营收模式较为单一。当下,大模型在C 端市场还面临用户留存低、获客成本高的难题。以月之暗面推出的 Kimi 为例,据智能涌现报道,每通过 B 站获得一名注册用户,月之暗面起码要支付 30 元的费用。Similarweb 的监测数据显示,在 B 站推广后的 2024 年 3 月,Kimi 的访问量呈现显著增长趋势,增幅一度达到 402.9%,与智谱 AI 的智谱清言、MiniMax 的海螺 AI 等拉开了一个量级的差距。据 Similarweb 统计,AI 五小龙(智谱 AI、MiniMax、百川智能、零一万物、月之暗面)产品的总访问量在 6 个月内暴涨了 963%。但即便有如此高的访问量增长,用户留存依旧是大模型厂商难以确定的未知数。不只是月之暗面,其他一些 C 端大模型应用也同样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找到有效的商业模式,提高用户留存率,降低获客成本,成为 C 端大模型厂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大模型无疑将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创新变革的核心力量。正如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所预言的那样,全中国乃至全球的所有产业都有可能借助AI技术实现一次质的飞跃,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教育到医疗,从金融到交通,每个行业都有机会被重新定义。

但在这个质变发生之前,大模型玩家们或许必须先要熬过一个漫长的冬天。

0 阅读:2

未来图灵

简介:智能共创,共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