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农场主,车龄8年,非铺装路面底盘防护实测

卢华梦琪说娱阿 2025-02-20 12:28:26

44岁农场主,车龄8年,非铺装路面底盘防护实测

在汽车爱好者的圈子里,有一位44岁的农场主的用车经历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这位农场主名叫老张,他有一个陪伴了自己8年的座驾。老张日常主要的驾驶场景除了农场里的常规作业,还会穿梭于农场与外界连接的非铺装路面,像是泥泞的小道、满是碎石的乡间小路之类的。

老张的爱车已经服役8年了,在这8年里,它经历了无数的考验。这辆车虽然已经过了所谓的“新车蜜月期”,但依旧稳稳地搭载着老张和他的各种农场工具,穿梭在各种路况之下。我们都知道,非铺装路面对于车辆的底盘来说,就像是一个充满危险的战场。那些尖锐的石块、大块的泥土,甚至是坑洼的积水,都时刻威胁着底盘部件的安全。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和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底盘做个对比了。公路路况较好,底盘很少会遭受严重的磕碰和损伤。一般来说,在公路上正常行驶5万公里后,底盘可能只会出现一些轻微的锈迹。这些锈迹大多是由于长期接触雨、雪中含有的一些腐蚀性物质,并且锈迹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每1万公里下底盘可能会有1 - 2毫米的锈层增长就属于正常范围。然而,在非铺装路面上行驶就完全不同了。

老张的车行驶总里程已经有10万多公里了,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非铺装路面上度过的。他的车底盘情况就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经过多次对老张车底盘的检查后发现,与非铺装路面接触较多的下摆臂部分,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形。这种变形并非细微的位移,通过测量可以发现,下摆臂与车身连接处的高度偏差已经达到了5毫米。这一数据与非铺装路面行驶里程短的车辆相比差距巨大,正常情况下,10万公里公路车型的下摆臂高度偏差基本在1毫米以内,而20 - 30万公里后可能才会达到3毫米左右。

底盘的防护情况在老张这里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车辆的底盘装甲情况在非铺装路面行驶多年后,已经大打折扣。原厂底盘装甲的厚度设计一般在3 - 5毫米,这是为了能有效地缓冲路面颠簸对底盘部件的冲击并防止积水、灰尘的侵蚀。而老张的车底盘装甲在经过长时间的非铺装路况行驶和风吹雨打后,经过专业仪器检测,部分区域的底盘装甲厚度只剩下不到1毫米。相比之下,那些一直行驶在较好公路上且偶尔进行底盘防护保养的车辆,底盘装甲厚度虽然也有磨损,但磨损程度要小得多,10年到15万公里后仍能有2 - 3毫米左右的厚度。

老张的车在发动机舱内的底盘护板也有不少故事。发动机护板是保护发动机和变速箱等重要部件的重要结构。老张车辆的发动机护板原本是塑料材质的,这种材质在非铺装路面上经常会遭受石块等硬物的撞击。从外观上看,现在护板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划痕和凹坑。经过测量,较大的凹坑深度达到了3 - 5毫米。如果是金属材质的护板,虽然更耐冲击,但容易生锈。老张的塑料护板由于长期在一些积水路段行驶,已经出现了老化变脆的情况。对比那些采用特殊复合材料护板的车辆,后者在相同非铺装路况下,抗老化和抗冲击能力明显更强,使用8年后的复合材料护板依然能保持较好的完整性,而老张的塑料护板已经到了需要更换的边缘。

在检查老张车底盘悬挂系统的时候发现,悬挂的减震器也不容乐观。减震器的作用是缓冲路面颠簸,保证车辆行驶的平稳性。正常行驶8年的公路车,减震器的阻尼系数下降幅度在10% - 15%左右。但是老张的车呢?由于经常在非铺装路面上行驶,减震器每天都要面对复杂的路况,8年下来,减震器的阻尼系数下降幅度达到了30% - 40%。这就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减震效果明显变差,在通过一些小颠簸时,车身晃动剧烈,驾乘舒适性大打折扣。

再看看老张车的底盘螺丝。底盘螺丝的紧固性对于底盘整体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正常公路行驶车辆的底盘螺丝,在8年的使用周期内,螺丝松动的概率可能只有5%左右,而且松动的程度也比较轻微。但老张的车,由于经常在非铺装路面上行驶,底盘不断受到颠簸和震动,经过检查发现有20%左右的螺丝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松动。其中一些底盘悬挂的关键部位螺丝,甚至松动幅度达到2 - 3毫米。这种情况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会给车辆底盘的安全性带来极大的隐患。

从老张的经历来看,非铺装路面对于车辆底盘的损害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这不仅仅是对底盘部件的物理损伤,还包括对其性能方面的影响。那么有没有一些办法可以对车辆底盘进行防护呢?这是很多车主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底盘防护首先要从源头上进行防范。如果是经常要行驶在非铺装路面的车辆,在购车时可以考虑加装钢制的底盘护板。这种护板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有效地防止石块对底盘的撞击。像老张如果早一点加装了这种钢制底盘护板,他车上的塑料护板可能就不会遭受这么严重的破坏。钢制底盘护板的价格虽然会比塑料护板高一些,但是在长期的防护中,它的性价比是非常高的。

对于已经行驶了很长里程且经常在非铺装路面行驶的车辆,定期的底盘检查和保养是必不可少的。就像老张的车,如果他能每隔两三年就对底盘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底盘部件的损坏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他的车辆底盘状况也不会如此糟糕。比如底盘螺丝松动的检测,只需要简单的工具和一点时间就可以完成。如果发现螺丝松动,及时使用合适的扭矩扳手将其紧固,就可以避免更大的危险。

除了硬件方面的防护,还有一些辅助性的措施也很有效。例如在非铺装路面行驶时,尽量保持合理的车速。不要以为低速行驶就不会对底盘造成损坏,实际上在非铺装路面上,过高或者过低的行驶速度都可能带来问题。如果速度过快,车辆底盘在面对突然出现的坑洼或者大石块时,缓冲的时间会更短,受到的冲击力会更大。但是速度过慢,又会频繁地让底盘部件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

另外,车辆的轮胎对于底盘防护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非铺装路面上,轮胎的花纹深度和花纹类型都很关键。花纹深度合适的轮胎能更好地抓地,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晃动。花纹类型的轮胎要根据不同的非铺装路面进行选择。比如在泥泞小道上,宽胎花纹或者带有特殊防滑花纹的轮胎比普通的轿车轮胎更合适。老张的车在非铺装路面上行驶时,轮胎花纹磨损严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车辆的操控稳定性,进而对底盘造成额外的负担。

老张的44岁,驾驶8年车龄的车在非铺装路面上走过的这段历程,是一个充满教训的故事。它让我们看到了非铺装路面行驶对车辆底盘的巨大影响,也让我们认识到在这种行驶环境下,如何对底盘进行有效的防护。对于其他类似的车主或者即将要涉足非铺装路面驾驶的人来说,老张的经历就像是一本生动而又惨痛的教科书。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