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主页观看上集)
预感被验证
在事故发生之后,有四个不同的恐怖组织都声称是他们炸毁了飞机。
在1988左右,美国在西亚和北非的仇人比较多。而且有些恐怖组织早就放风说要炸毁美国飞机。所以调查组在整理和分析残骸的时候,就格外注意是否有爆炸痕迹。在事故发生三天之后,调查组有了重大发现。他们在一块残骸上发现有高温烧过的痕迹。而残骸出现的地点并不在坠机的爆炸点附近。也就是说这块残骸上的高温痕迹,很可能不是因为坠机所导致的。
为了验证调查组的猜测,他们把残骸送到了专门的检测实验室。很快,结果就出来了。这块残骸上所残留的爆炸物质,并不是来自于飞机的燃油爆炸,而是一种化学炸药。由此可以判断,这不是一起简单的坠机事件,而是一起恐怖袭击事件。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是谁制造了这场恐怖袭击呢?
为了继续追查真相,调查组有了一个宏伟的计划,那就是复原整架飞机。他们在郊区找了一个军用机库,然后把飞机残骸一块一块的拼回它本来的位置。随着飞机的轮廓逐渐清晰,调查组的信心也逐渐增强。他们在机身上发现了一个大洞,大洞周围的残骸并没有撕裂的痕迹,它就是爆炸过后的状态,所以大洞的位置就是爆炸点的位置。通过爆炸点的位置,调查组又定位到了一个编号为AVE4041的行李舱。这个行李舱一共有三层货架,爆炸的中心点就位于中层货架上。
根据机场搬运工的回忆,中层和下层的行李箱都是从德国转运过来的。按照我们现在的话来说,103号航班不是一趟直飞航班。它是从德国起飞,经英国伦敦再转到美国。而从德国上飞机的乘客一共就十几个人,经过一番调查之后,调查组发现了一个神秘的行李箱,这个行李箱的递送过程尤为复杂。
首先它乘坐马耳他航空从马耳他来到德国柏林,然后在柏林乘坐泛美航空来到了法兰克福。在法兰克福它登上了103号航班,然后在英国又通过免检通道被送进了事故飞机。在整个过程中,行李箱的主人始终都没有出现。到这里,调查员有理由相信,炸弹很有可能就存放在这个神秘的行李箱中。于是接下来的重点,就是从行李箱入手。
有了目标,有了方向,调查员的工作也相对顺利了一些。他们在检查行李箱碎片的时候,突然从一块碎片中掉出了一个小小的残片。仔细一看,这个残片原来是一块电路板。经鉴定,这块电路板是属于某款东芝收音机上的。这时候调查组突然想到,在事发两个月前,德国警方抓获了几名恐怖分子。同时还缴获了几个东芝收音机,而收音机里面正是化学炸药。难道是这批恐怖分子的同党们策划了这场坠机案吗?
随着调查的深入,调查组发现事情没这么简单。之前缴获的收音机炸弹都是由气压计引爆的,就是说当飞机上升到一定高度,炸弹会自动引爆。而103号航班上的炸弹显然不是这一种,因为它从马耳他一路飞到英国都没有发生爆炸。调查员寄予厚望的收音机并没有带来什么惊喜,调查陷入了僵局。
峰回路转
调查很艰难,但还得继续。既然没有明确的方向,那就继续筛查飞机碎片。此时距离案发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遇难者的家庭都在期盼真相的到来。就在这时,一个小发现又一次点燃了大家的热情。调查员在海量的碎片中,找到了一些靠近爆炸点的衣服。按照之前的经验来看,这些衣服很可能是包裹在炸弹周围。而这些衣服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是同一个品牌的童装。这个品牌的生产和销售地都是在马耳他。
马耳他这个国家再一次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当中,这绝对不是一个偶然。于是调查组就来到马耳他,并且找到了售卖童装的商家。据老板回忆说,大约在事发半个月以前,有一名男子确实来买了很多套衣服。老板之所以会记忆犹新,是因为这名男子不是马耳他本地人,听口音应该是利比亚人。
很显然,这条线索是很有用的,但是还远远不够。调查组加大力度仔细筛查被烧毁的衣服。有的时候就是这样,正确的方向要远远大于盲目的努力。调查员在衣服当中又找到了半个指甲大小的电路板。经鉴定,这个电路板并不属于东芝收音机的一部分。那它会不会是某种定时装置呢?
调查组带着忐忑的心情开始在数据库中寻找答案,经过了几个月的对比筛查,还是一无所获。最后调查组决定再去美国中央情报局碰碰运气,毕竟他们站在反恐最前线,掌握的信息也更加全面。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一个没有寄予厚望的决定竟然带来了新的转机。
调查组在中央情报局的数据库中发现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一个定时器,而它的电路板和调查组发现的电路碎片非常相似。这款定时器的生产商是瑞士美宝电讯公司。据电讯公司老板说,这款定时器一共就生产了20个。而这20个全部卖给了利比亚的情报官员。
这一刻,整个坠机案的脉络一下子清晰了起来。当时利比亚和美国的关系并不好,并且利比亚也扬言要报复美国。103号航班上绝大部分乘客都是美国人,而他们很有可能就成为了利比亚的目标。据调查员的推测,定时炸弹本来设置的时间应该是在大西洋上爆炸,这样就很难找到事故的真正原因。但当天的航班晚点了25分钟,所以它才坠毁在洛克比小镇。
真相大白
在事发两年后,调查组带着从多方搜集来的嫌疑人照片让童装店老板指认。老板一眼就认出了一个名为迈格拉希的利比亚男子。又经过了一年的调查,英美两国终于公布了坠机案的真正元凶。一个是迈格拉希,另一个叫做费希曼,他们都是利比亚的政府官员。
迈格拉希买了从马耳他到法兰克福的联程机票,费希曼利用职务之便让装有炸弹的行李箱通过了安检。当时泛美航空的安检非常不严格,所以装有炸弹的行李箱又就成功登上了103号航班。当倒计时结束的时候,机身被炸出了一个直径约50厘米的大洞。由于飞机内外瞬间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差,所以飞机完全不受控制,且电力系统中断。在三秒钟之内,飞机机头与机身分离。机身在下降过程中再次分解,起落架和行李舱部分落到了洛克比小镇之外。而装有90吨燃油的机翼部分则正好落到了洛克比小镇,然后就引发了大爆炸。最终这起灾难共造成270人死亡,其中飞机上的259人无一生还,洛克比小镇有11人因为爆炸而死亡。
虽然英美两国弄清楚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但迈格拉希和费希曼身处利比亚,而利比亚政府则不承认这些指控。于是在接下来的10年当中,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对利比亚实施了各种制裁。最终在2001年,也就是事发13年后,利比亚政府迫于压力交出了两名嫌疑人。迈格拉希被判处终身监禁,费希曼因证据不足被无罪释放。同时利比亚政府愿意承担27亿美元的赔偿金,分到每个家庭手里大约为为1000万美元。
一般说到这里,我们应该谴责利比亚,谴责迈格拉希。但对于这起事件,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问号。那就是迈格拉希真的是主谋吗?服装店老板真的能记清楚凶手的容貌吗?即便记得清楚,他真的敢得罪这群亡命之徒吗?
对于国家之间的博弈,有时候真的不是简单的谁对谁错。不过有一点是可以100%肯定的,那就是这270名无辜的乘客成为了牺牲品。而对于他们的家庭来说,以后的每个圣诞节都将会是最煎熬的日子。所以唯一的希望就是祝愿他们越过越好,然后也呼吁一下,我们乘坐飞机的时候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那些看似很繁琐很死板的规定,都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人身安全。
感谢您的点赞+关注,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此文为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