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持续陷入低迷,欧洲主要经济体的增长表现都低于预期,如今欧盟在面对中国时,开始着重强调双方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尤其是在经贸投资方面。
欧盟外长博雷利计划通过来华访问来加深对彼此的了解,为推动后续的官方合作创造空间。
但遗憾的是,博雷利曾计划在今年4月份访华,却因为感染新冠而临时取消行程,随后外界传出消息,称博雷利即将在本月内访华时,又传来了他在三个月之后第二次取消行程的新闻。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汪文斌在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被问及中方是否取消博雷利原定在下周的对华访问。
汪文斌明确表示,中方高度重视中欧关系,也一直同欧方保持各层级各领域的交往,中方欢迎博雷利高级代表,在双方都方便的时候尽早访华。
媒体之所以会如此发问,是因为欧盟发言人在本周二发表书面声明,声明称中方取消了博雷利10号访华的行程,欧盟正在寻找替代方案。
路透社也宣称欧盟是突然接到了取消安排的通知,而且没有被告知理由。
如果从外媒的报道来看,这更像是中欧双方因为没能在某些议题上达成共识不欢而散。
可是从我们发言人的回复中就可以明显看出,我们的回复与博雷利在4月份取消访华计划时大致相同,都提到了“在双方方便的时候尽早访华”,因此不排除这是欧盟高层的内部安排出现了变动。
至于对此事大加报道的西方媒体,更像是“唯恐天下不乱”,生怕此时的中欧关系,会在中美关系持续紧张之际朝着积极的方向快速转变。但凡出现一丁点的风吹草动,西方媒体就会倾巢出动极尽渲染之能事。
不过回归到现实层面,中欧之间在部分议题上有分歧,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特别是我们在近日出台的针对特定稀有金属的出口管制措施,因为牵连到荷兰半导体产业,已经引起了欧盟的高度关注,并呼吁我国“尽量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行事”。
这样看来,他下次来访必然会拿出此事大做文章,可能是寻求我们的特赦,也可能是向我们施加压力。
事实上,博雷利在三个月内两次取消访华也可以被视为某种信号,即欧盟高层内部对于是否用务实态度处理对华关系上存在不同意见。
作为最先提出“去风险化”的欧盟主席冯德莱恩自然是最顽固的,否则就不会用“去风险化”来掩盖“对华脱钩”的企图。
米歇尔、博雷利这一派,目前来看是务实精神占据更多比重,前者甚至在法国总统马克龙喊出“欧洲战略自主”时出言附和。
也正是因为这样,欧盟高层的内部角力已经开始对博雷利的出访计划构成实质性影响。我们甚至可以大胆假设,欧盟将责任甩锅给我们,是想要强调所谓的“欧洲团结”。
但无论是掩耳盗铃,亦或是欲盖弥彰,欧洲的选择并不多,要么选择合作、要么选择对抗,不存在所谓的“既合作、又竞争、还对抗”这种自相矛盾的论述。
目前中欧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就是被欧方自己搁置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眼下正是让该投资协定正式落地的最好时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利益”。
可欧盟如果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这份协定的出现是欧盟对中国的“施舍”,进而继续狮子大张口,最终结果必定是鸡飞蛋打。
其次是在调停俄乌冲突一事上,欧盟理应意识到欧洲安全框架出现了结构性问题,中国作为第三方正在积极斡旋,即便是出于自身利益考量,欧盟也应该多倾听来自中国的声音。
总而言之,博雷利二次取消访华计划无伤大局,有质量的对话远比无数次的外交作秀更具有现实意义,希望博雷利真正踏上中国的土地时,欧盟能够就如何看待中国、看待欧洲、看待世界,形成一个正确的、符合历史导向的共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躬耕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