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亚冬会就这样不紧不慢地到来了,这座北方的冰雪之城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迎接着各国运动员,街头巷尾挂满了红灯笼,冰墩墩的身影随处可见,仿佛整座城市都在等待这场盛会的开始。
这场比赛来得突然,组委会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筹备,比起其他大型赛事动辄三四年的准备期显得格外紧凑,但哈尔滨人似乎并不着急,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冰雪基因。
场馆里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在细心打理着冰面,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缺,运动员们则在陆续抵达后马上投入到训练中,短道速滑队的林孝埈站在场边,望着冰面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冰壶混双比赛已经打响,中国组合韩雨和王智宇第一次在国际赛场亮相就遇到了强敌哈萨克斯坦队,但他们并没有怯场,反而打出了漂亮的胜仗。
男子冰球队虽然首战不敌韩国队,但队员们的拼劲十足,这支年轻的队伍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证明着什么,或许是为了证明中国冰球也能站上亚洲之巅。
中国派出的257人代表团中,有147人是第一次参加亚冬会,这个数字让人感到惊讶,也让人看到了中国冰雪运动的希望。
张可欣才22岁,却已经是两届冬奥会选手了,在谷爱凌因伤退出后,她将扛起中国队在U型场地的重任,4次世界杯冠军的成绩足以证明她的实力。
韩国队的崔敏静虽然已经是冬奥会三冠王,但她依然保持着对金牌的渴望,这次她要和队友金桔里一起向着全部女子项目发起冲击。
日本的年轻花滑选手佐藤骏在出征仪式上说想取得好成绩的想法变强了,这种朴实的表达反而让人感受到了他的决心。
不丹、柬埔寨和沙特阿拉伯第一次参加亚冬会,这些常年不见雪的国家,突然出现在了冰天雪地的哈尔滨。
阿富汗和巴林重返亚冬会的赛场,这让人不禁想起他们曾经的故事,或许正是这样的归来,才让亚洲冰雪运动显得更加完整。
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75名运动员,创造了亚冬会历史上最大的参赛规模,这个数字背后是亚洲冰雪运动蓬勃发展的证明。
韩国代表团的崔洪勋说要守住奖牌榜第二的位置,这话听起来有点谦虚,但也透露出了他们对这届赛事的重视程度。
徐梦桃、齐广璞、高亭宇、范可新和林孝埈,这些冬奥会冠军的名字总能让人感到温暖,他们就像是冰雪运动中的一盏明灯。
中国队曾经在长春亚冬会拿下19金,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这次他们又回到了主场,目标自然是向着这个记录发起冲击。
速度滑冰的宁忠岩、韩梅,短道速滑的刘少昂、刘少林,这些名字都是中国冰雪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哈尔滨的街头挂满了倒计时牌,每一个数字的变化都在提醒着人们,这座城市即将迎来它的第三次亚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