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50年代,来自四川新津县的刘家,夫妻两人育有四子一女。
早些年因太贫穷曾将两个孩子送出,并靠别人的接济度日。
然而,多年之后,四兄弟非但没有被生活的苦难击垮。
反而一个个成长为了商界精英,跻身亿万富豪的行列。
甚至其中还有两位,摇身一变成了“中国首富”。
从“吃不起饭”到亿万身家,四兄弟究竟如何一手烂牌打出“王炸”?
凑不齐的言行美好
这四个孩子分别是刘永言、刘永行、刘永美、刘永好。
除此之外,他们还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叫刘永红。
按道理说,一家七口有儿有女,日子应该过的很幸福,刚开始的时候,刘家的父母也是这么想的,但很快,他们就愁得不行了。
因为家里揭不开锅了。
当时,父亲刘大墉在县法院里工作,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
人人艳羡的双职工家庭,养起五个孩子来也是照样头疼。
眼看着孩子们每天吃不饱,吃不好,刘大墉和妻子急得团团转。
最终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送走两个孩子,这样的话五个孩子都能活下来。
经过反复思量,他们最开始决定要送走的是老二刘永行。
他被送到一户布商家里,商人赚钱多,吃得好,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出路,但命运弄人,年幼的刘永行在养父家摔伤了腿。
人家一看这以后不是要变成跛子吗?本来就是收养,这下他们不愿意要这个孩子了,于是他被“退”了回来。
没有办法,刘大墉夫妻二人只能四处借钱给老二看腿。
但遗憾的是,因为这个伤拉扯的时间太长了,医生断定治不好了。
就这样,刘永行就幸运的留在了父母身边。
而老三刘永美则被邻村的陈家收养,改名陈育新。
这段经历给刘家留下了深深的伤痛,也让兄弟们从小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
正当刘家艰难度日之际,更大的灾难降临了。
动荡十年的阴霾笼罩全国,刘家也未能幸免。
这场政治运动不仅摧毁了刘家的生计,还断送了几个儿子们的前程。
然而,刘氏兄弟并没有被命运击垮。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互相扶持,坚持学习,为未来的机会做着准备。
否极泰来
1971年,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刘家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好消息。
刘氏兄弟的父母终于得到平反,多年的冤屈得以昭雪。
政府的补偿款为这个饱经磨难的家庭带来了一线希望,让他们得以喘息。
6年后,全国恢复了高考制度,为无数渴望知识的年轻人打开了通往更好未来的大门。
对于一直保持着对学习热情的刘氏兄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们以优异的成绩先后考入了不同的高等院校。
这一系列的好消息让刘家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中,多年的辛酸仿佛在这一刻得到了慰藉。
他们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刻苦钻研,在各自的领域里展现出非凡的才能。
然而,对于刘氏兄弟来说,这只能说是一个小小的起点。
方桌会议
1978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氏兄弟看到周围的人有的开小商店,有的做小生意,整个社会充满了活力和机遇。
这种氛围深深地触动了他们,让他们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
1980年,二哥刘永行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
当时,他注意到很多家庭开始购买收音机等电器产品,但维修这些设备的技术人员却很少。
凭借在大学学到的电子知识,刘永行利用业余时间修理无线电设备。
这个小小的副业不仅为他带来了额外的收入,更重要的是让他尝到了创业的甜头。
他发现,只要肯动脑筋,就能在新的经济环境中找到机会。
刘永行的成功尝试给其他兄弟带来了启发。
1982年,四兄弟围坐在家中的方桌旁,召开了一次改变他们命运的会议。
兄弟几人畅所欲言,一致认为,国家的政策为个人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他们现在最好的选择就应该是辞去工作,全身心投入创业。
这个决定无疑是冒险的。
但刘氏兄弟坚信,只有勇于尝试,才能抓住时代带来的机遇。
下海经商
他们辞去工作后,将所有积蓄和家人借来的钱凑在一起,凑了1000块,就此开始了他们的创业征程。
考虑到自身的背景和当时的市场需求,他们决定从农业和养殖业起步。
他们尝试了多种经营模式,从种植蔬菜到养殖家禽,再到开办小型农场,兄弟几人不断摸索,积累经验。
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他们凭借着坚韧的毅力和团结的精神,逐步站稳了脚跟。
随着业务的拓展,刘氏兄弟敏锐地发现了饲料行业的巨大潜力。
他们意识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类的需求会不断增加,而这必然带动饲料行业的发展。
于是,他们果断决定将业务重心转向饲料生产。
老大负责技术研发,老二主管生产,老三负责销售,老四则负责财务管理。
他们不断改进饲料配方,提高产品质量,很快就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1982年,他们正式成立了希望集团,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技术水平。
同时,他们还积极开拓市场,将业务从四川扩展到全国各地。
在短短几年内,希望集团就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之一。
他们不仅在饲料行业占据了领先地位,还将业务延伸到了种子、养殖、食品加工等相关领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和平分家 再创辉煌
俗话说,亲兄弟也要明算账。
协议签订后,四兄弟各自创立了新的公司,并选择了不同的主攻产业。
这种分家模式不仅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家族内部矛盾,也为每个兄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他们各自发挥所长,在不同的领域开拓创新,实现了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家公司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这种多元化发展不仅扩大了刘氏家族的商业版图,也为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兄弟虽然各自独立经营,但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合作。
他们经常交流经验,互相支持,形成了一种良性合作的关系。
尽管分工不同,但四兄弟始终保持着共同努力、追求同一目标的一致性。
如今的他们都已经身价过百亿,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是佼佼者。
年岁渐长的他们已经开始有计划地将企业的管理权逐步交给下一代。
刘氏兄弟的子女们大多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些已经在家族企业中担任重要职务,为家族事业的传承做好了准备。
尽管面临着代际交替的挑战,但刘氏家族事业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
新一代领导人不仅继承了前辈的创业精神,还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创新。
他们正在积极探索新的业务领域,如生物技术、智能农业等,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刘氏家族事业的未来发展将是传承与创新的结合。
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探索新的发展机遇。
相信在新一代领导人的带领下,刘氏家族的事业将继续蓬勃发展,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信源: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