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需要一个统一的制度体系或者办法,更好的减少地区差异化。
目前涉及到干部转业安置量化考核赋分上,主要是以军队转业干部的档案为依据,
按照有关规定对军龄、职务等级、奖励情况、边远艰苦地区等要素进行量化计分。
当然,有的地区还有学历、领导职务、执行重大任务、等量化赋分,存在不统一。
一、安置赋分不统一。
最大的矛盾点是什么?体现在军官转业分高分低,直接影响到干部在转业安置的岗位态势,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安置状况,甚至对未来的职业生涯都有影响。
从各地区在干部转业安置加分上的政策,可以总结为六个字:
自主性、地域性。
在赋分标准上,有三种情况---同省不同的赋分标准、不同省不同的赋分标准、同级不同分的赋分标准。
自主性,体现在政策上有唯一的解释权和主导权;地域性,主要是体现在政策上的差异化。
另外,赋分规则办法跟不上时代的也很多,一省一市通过赋分规则办法都是要经常委会研究通过的,国防生、大学生士兵提干等等新情况往往跟不上,加之近年来军队改革,地方往往是先观望,缺乏行之有效的政策后置。
加分标准不一,也会导致省内去向更是有区别,有些省份进了省会城市后,靠实力双选来定省直还是市直;有些省份就要看家属所在单位,出现了干得好,不如找的好,同一个地方,出现不同的安置现象。
种种现状,也反映出问题的不容乐观。
二、新的赋分办法,部分地区在试点。
当前,《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已经出台了,很多观点都是建立在一个宏观的阐述,目前了解的,部分地区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台了新的安置赋分。
注意到,有个别省市,比如广东省前期出台 一个新的军官转业量化评分办法,很有见地,很有可能是一个试行版。
另外,2024年开始,山东省、辽宁省等也相继续修订了转业军官量化赋分办法。据了解,山东、辽宁等与江苏省相比,从具体赋分的项目、类别看,基本相同,只是在具体分值的定量上有些不同。
关于统一赋分,谈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①比如,对军转干部的档案计分、技术干部职务的确定、安置编制的标准等问题,可以进行明确;
②比如,功绩制安置的考核赋分有考量,主要依据的是军转干部的档案,对其服役时间、职务等级、任职年限、学历学位、奖惩情况,以及在艰苦边远地区服役和从事飞行、舰艇、涉核工作等情况,可以进行统一量化计分;
③比如,对退役军人的职务职级确定,可以标准进行明确,避免再出现“降职安置”、“区域差别”、“无法可依”等问题。
三、在双考档案考核赋分环节上,统一标准是关键。
现阶段,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会导致各个地方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把握具体的尺度和范围。
特别是拉大了军龄还有军衔的分值,还有艰苦地区的分值,还有各类表彰的分值。现阶段,各地在军转安置上都有差异,特别是涉及一些加分项目,比如学历,主官经历等有不同,还有的同省不同市存在两套安置办法,还有一些一二线城市安置比三线小县城安置的好,这就导致了同衔级的转业,在安置上有不同。
当然,有观点建议,转业安置以市为单位提供岗位安置,而不是省或者全国统一安置,只要一个市统一了,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也有提出观点,需要国家制定统一政策,并适当向基层、边海防、艰苦地区、涉核涉危单位的军人倾斜。
所以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的国家版的安置标准,统一安置过程中的“度量衡”,形成一个统一的全国安置赋分标准,类似于退役士兵安排工作的赋分标准,定位定责定范围。
所以,在这里,点个名,也呼吁一下,军官安置赋分,来个统一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