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搬运工 历史搬运工 2024年09月21日 09:09 内蒙古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面对美国和苏联日益严峻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1964年毛主席做出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三线是根据我国地理环境划分一线、二线、三线,一线就是边疆和沿海,三线就是西南、西北、豫西、湘西、鄂西等十三个省市和地区,二线介于一线和三线之间的中部。当时我国的工业大多集中在一线地区的东北、东南沿海,如果发生战争,这些地区均处于敌人火力范围,不利于备战,三线建设就是在三线地区建立起一个配套完整的国防工业战略大后方,在“备荒备战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感召下,数百万各路精英奔赴西部的崇山峻岭、荒漠高原。
备荒备战为人民
四川是三线建设的主战场,无论是建设项目的数量、规模、投入都是最大的,德阳因大跃进时期就建设有多个大型项目,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因此德阳成为四川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1964年,将已经缓建的东方电机厂、第二重型机器厂纳入到三线建设,恢复建设,同时新建了东方汽轮机厂,使德阳成为重型机械工业基地。
1965年5月,经一机部(65)机密七字931号文,决定在四川德阳建立东方汽轮机厂,厂址位于四川绵竹汉旺镇,1966年11月东方汽轮机厂破土动工,对外代号为401,包建单位为哈尔滨汽轮机厂,当时哈尔滨汽轮机厂对东方厂的支援是不惜一切代价,将本厂最优秀的技术骨干调往德阳参与建设,他们不讲条件,不论得失,打起背包来到西南的大山深处,在条件十分艰苦的环境下,他们顽强拼搏,一心完成祖国和人民交给的任务。
艰苦创业
东方汽轮机厂第一个完成的建设项目是工具车间,建设者们发扬不怕累、不怕苦的优良革命主义精神,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抢时间,为了让毛主席睡个安稳觉,他们昼夜奋战,1973年基本完成核心建设任务,1974年11月25日工程整体验收合格,随后投入生产,结束了中国内地没有动力制造业的历史,同时也改变了我国电力设备制造工业的布局,1978年底,德阳的东方电机厂、第二重型机器厂、东方汽轮机厂全部建成投产,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德阳也成为继哈尔滨、上海之后的重型机械工业基地。
建成投产纪念章
1980年我国结束三线建设,三线企业纷纷转型改制,很多企业倒在了转型的路上,然而东方汽轮机厂却借助改革开放的大潮扬帆起航,为多个大型水利、火电项目提供设备支持。1983年,东方汽轮机厂研制成功国产首台30万千瓦汽轮机。1993年企业实行改制,2006年10月,东方汽轮机厂改制成立东方电机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2007年成为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1983年国内首台30万千瓦汽轮机试车成功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东方汽轮机厂受损严重,70%的厂房倒塌,100多栋职工家属楼损毁,2000多台(套)设备被毁,无法使用。但不屈的东汽人在震后很快投入到重建中,进行了第二次艰苦创业,2008年8月1日,东方汽轮机厂在德阳经济开发区八角井镇的新厂区破土动工,新厂区占地面积2601亩,2009年10月30日建成投产,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建成19个加工制造中心和相关配套设施,同时生活区的东汽馨苑也同期交付。
震后的东方汽轮机厂
如今的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成为我国三大汽轮机生产基地之一,57年的发展历程为东汽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东方汽轮机厂的发展史充分体现了“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