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将至,今日(3月19日),广州市民政局通报今年清明祭扫工作筹备情况。广州今年继续实施清明预约祭扫措施,倡导文明祭扫和生态拜祭。

近年来,广州民政部门大力推广以骨灰寄存为主,骨灰撒海、还林,花坛葬,草坪葬为辅,“不立碑、不建坟”的新型安葬方式,建成绿色生态安葬服务体系。截至2023年底,全市节地生态安葬比例达86%。广州市殡葬管理处副处长 周韵介绍,广州不断优化生态安葬服务,进一步扩大奖补范围、简化申请流程。“骨灰撒海活动费用全免,减免范围进一步扩大。取消在本市死亡并火化的非户籍人员的死亡时间限制,明确将生前迁往港、澳、台及海外的原广州市户籍人员纳入减免范围。骨灰还林类安葬可申请减免,全市多个墓园实现减免后零收费。这种骨灰还林包括树葬、花坛葬、草坪葬。”

在增城正果万安园,记者见到,园区内提供多种生态安葬方式,除了常见的树葬、花坛葬、草坪葬,还有创新的壁葬。该园副总经理 孙志兵表示,“未来我们园区所有剩余土地都可能规划做节地生态葬。去年我们响应政府号召,拿出园区最好的一块地,这块地超过8亩,加上水面将近10亩,用来做节地生态葬。”

正果万安园

壁葬

花坛葬
今年清明继续倡导文明祭扫和生态拜祭,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新闻发言人 赵远表示,铭恩园和新塘中华墓园禁止燃放烟花鞭炮和焚烧祭品,将引导市民群众采取鲜花祭拜等低碳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为了做好园区的禁烧工作,我们会联合公安部门一起,在园区加强人力巡查和启用无人机巡察等高科技方式来共同做好生态拜祭和禁放禁烧的工作。”
另外,为了方便市民群众,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今年最新推出骨灰寄存线上续费,不需到现场,通过公众号即可缴费,线上单次最长缴费年限为5年。
广州交通电台记者谢彩雯,通讯员 杨贺春、张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