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籍北大才女《卖米》写哭整个朋友圈

远明读书 2024-09-09 09:51:01

在2003年的9月,北京大学的校园里,一场在八宝山举行的追悼会吸引了众多目光。

会场内,氛围沉重而悲痛,叹息声和哭泣声在菊花厅里不断回荡。这是北大首次在八宝山为学生举办如此规格的追悼会。

央视知名主持人撒贝宁被邀请前来,为这位学生致以深情的追悼词,而墓志铭则由曲三强撰写。

这位学生名叫张培祥,年仅24岁,是纪实文学《卖米》的作者。她的故事深深触动了千万中国人的心,并荣获北京大学第一届原创文学大赛一等奖。

她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出色的文笔功力,更是因为内容源自她的真实经历,唤起了许多人的共鸣和回忆。

张培祥出生于1979年,湖南省醴陵县一个贫困的山区。

在那个地方,大多数家庭都以卖米为生,然而张培祥一家的生活却显得更加艰难。她的父母身体都不健全,这使得家庭在劳动力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

母亲患有小儿麻痹症,手部瘫痪,而父亲则长期卧病在床。两个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无法承担重活,年幼的张培祥便早早地承担起了更多的家庭责任。

她常常拿起锄头,在农田里辛勤劳作。

到了丰收的季节,她会跟随母亲一起挑着重重的米担,走到市场上去卖米。张培祥非常懂事,每次跟母亲一起卖米时,她都会主动扛起偏重的一担。

有一次,因为父亲病重需要花费大量医疗费用,张培祥和母亲不得不扛着150斤的大米,步行两公里到市场去卖给米贩子。

尽管她们家的米成色很好,但因为母亲坚持每斤只贵两分钱的原则,最终在快收摊的时候也没有人愿意多出这两分钱。

米贩子嘲笑她们为了这两分钱计较,但对于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每一分钱都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那微薄的额外三块钱的收入。

这微不足道的金额,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算不得什么,但对于他们而言,却是生活艰难中的一丝慰藉。

这世间的纷扰与喧嚣,不都是为了那碎银几两吗?一句“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不正道出了贫困人群为生活打拼的真实写照吗?

那天却未能如愿,他们无法将货物售出,只能无奈地挑着沉甸甸的大米,再次踏上崎岖的山路回家。

张培祥心中充满了忧虑,因为她深知如果无法卖出货物,不仅无法获得报酬,还要承受长途跋涉的艰辛。然而,她依然毫不犹豫地挑起了重担。

由于长期的经济压力和缺乏医疗资源,那天晚上父亲的咳嗽声愈发严重。

对于这样一个已经为生计苦苦挣扎的家庭来说,除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外,还要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费用简直难上加难。

尽管父亲清楚女儿在学校里的优异表现,但当他与她对视时,仍不得不坦诚地说出:

“或许你可以暂时停止学业,因为我现在真的无法承担你的学费。”

那年,张培祥只有十岁,面对父亲的提议,她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无奈,但同时也清楚这是家庭现实的无奈选择。

张培祥仍抱着一丝希望问道:

“我能否帮忙干农活以换取继续上学的机会?”

父亲并未多言,他坐在床边低着头,眼中泛起了泪光。

看到这一幕的张培祥也忍不住哭泣,她默默地转身离开房间。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与母亲一同在田间劳作,每当看到同龄人欢快地背着书包上学时,她总会忍不住回头注视他们。

这个村子传开了张培祥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可能辍学的消息。

她的姑姑得知后心疼不已,不忍心看着这个有潜力的孩子因贫困而失去未来。

于是她立刻赶到哥哥家,对他说:

“让我来供她上学。”

这次,她的父亲没有拒绝,反而嘱咐女儿要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学习。

作为父母的心头肉,哪个父母不希望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如果不是因为家境贫寒,又有谁会忍心让孩子早早地放弃学业呢?

贫困就像一把沉重的锁链,不仅束缚了孩子的未来,也束缚了父母对孩子的爱与期望。

因此,张培祥倍加珍惜这次重返校园的机会,最终以全年级第一的成绩考入了当地最好的中学——醴陵一中。

当这个喜讯传开时,整个家庭都为之欢欣鼓舞。父母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喜悦也有忧虑。

喜悦的是女儿聪明上进,成功考入了市里的名牌中学;而忧虑的是进城读书的开销巨大,家庭经济压力重重,他们不禁要问自己哪里来的钱供她读书。

为了支持女儿的学业,全家人不得不“勒紧裤腰带”,勉强支撑到她读完初一。

当到了初二时,家庭的经济状况已经无法继续支持她的学费了,他们只好无奈地将她送回乡下读书。

这个消息传到了张培祥的堂叔耳中,他深感心疼。他特地前来找张培祥的父亲商议,提出让张培祥到他任教的四中读书的建议。

虽然四中的名气比不上市里的名牌中学,但至少比在乡下读书要好得多。

张培祥进入四中后,她的学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年都是年级第一。

然而,这位学霸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决定报考中专,提前结束学业出来工作赚钱养家。

尽管她有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但现实却让她不得不从实际出发。幸运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又有一位好心人出现了。

他就是醴陵四中的校长罗定中。

罗校长深感惋惜,认为这样聪明努力的孩子不应该被埋没。

于是他决定亲自为张培祥支付学费,让她继续追求更高的教育目标,而不是因为经济问题而放弃读中专或高中。

张培祥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她再次以年级第一的成绩被当地最好的高中录取。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她对读书有着异于常人的热爱和天赋。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买不起书,她常常跑到书店一整天一整天地阅读。

她的记忆力非常强,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

有一次她借了一本几十万字的小说,仅仅在半天之内就阅读完毕并能够原原本本地讲述书中的情节和人物故事。

张培祥的姑父负责学校工会工作,起初责备她借书不读的行为。

然而当张培祥解释自己已经看完了并能够讲述书中的内容时,姑父大为惊叹并深感佩服。

小学老师也回忆道,张培祥上小学时每次发新课本都能在几天内背熟,她对读书的热爱和记忆力令人难以置信。

尽管曾经面临过经济困难和家庭压力,但张培祥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为冲刺重点大学做好了准备。

她的努力和才华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和支持,这让她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动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生活的曲折再次降临,迫使她再次离开了学校。

在她读高二的那年,家庭遭遇了巨大的变故。她的父亲接受了结石手术,而母亲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

这导致家庭经济来源瞬间断绝,原本就贫困的家庭因此被“金钱”二字紧紧束缚。作为家中的长女,张培祥明白她必须再次离开学校,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她心痛地告别了心爱的校园,带着几件衣物和日常用品,南下寻找工作以赚取收入。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罗校长的耳中,他急忙赶到张培祥的家中询问情况。

面对焦急的校长,张培祥的父母坦诚地告诉她已经去了深圳打工。尽管校长对他们的情况感到气愤,但他并没有责备他们,而是想尽办法寻找张培祥。

在那个时代,外出打工的人通常通过小卖部的电话与家里联系。

张培祥离开后几乎从未给家里打过电话,这使得寻找她变得困难重重。

幸运的是,与她一同前往打工的同伴曾给家里打过电话。

为了找到张培祥,校长甚至拉着小卖部老板去了电信局,将所有来自深圳的电话号码记录在本子上。

此后,他每天都在工作之余逐一拨打这些号码。

经过长达五个月的努力,他终于在无数次尝试后听到了张培祥熟悉的声音。

听到校长的声音,张培祥非常激动。她擦干眼泪,决定收拾行李返回校园。

虽然她已经错过了几个月的学习时间,但她的才华和努力使她在回到学校后依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她最终成为了株洲地区文科状元,并以全省第五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

张培祥的才华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和支持,这使她得以顺利进入北京大学。然而,平静的湖面下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1997年,张培祥带着村里东凑西拼的1000元踏上了前往北京大学的列车。

在北大这样人才济济的地方,她依然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脱颖而出。

张培祥的学业成就一直名列前茅,在她的专业领域内始终保持着前十名的优异成绩,并多次荣获奖学金。

在2001年,她成功获得了法律学士学位,并决定继续在北大深造。在这段求学期间,她创作了《大话红楼》、《卖米》、《七种乐器》等作品。

其中,《大话红楼》这部剧作在各大高校中广为流传,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佳话。

而她的纪实文学《卖米》更是荣获北大校园原创文学大赛的一等奖,并被视为可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优秀作品。

除了在文学领域的成就,张培祥还积极参与了《湖南卫视》新节目《新青年》的策划工作,并亲自担任了主持人的角色。

她一直保持着节俭的生活态度,除了生活费用外,她赚到的所有钱都寄给了家里以及曾经帮助过她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里的生活条件逐渐改善。然而,命运却给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在2003年的夏天,非典疫情席卷中国,人们陷入了恐慌之中。张培祥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经过医院检查,她被诊断出患有白血病。

为了不影响到正在高考的弟弟和不让父母担心,她只将病情告诉了舅父。

在面对家人的询问时,她总是以一个微笑来掩饰自己的不适,表示只是贫血而已。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却常常独自躲在被子里默默哭泣。尽管她的同事和朋友都尽力帮助她恢复身体,但最终张培祥还是因病离世,年仅24岁。

从高中到大学,张培祥一直努力地兼职赚钱,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她常常处于“半工半读”的状态,甚至家里的瓷板、水泥等都是她赚钱买来的。

尽管她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但她依然凭借着才华和努力逐渐实现了脱贫的梦想。

然而,命运却无情地夺走了她的生命,她在短暂的人生中经历了因贫穷而辍学、考上重点学校却选择读中专、历经多年努力考进北大却又遭遇疾病的打击。

这一切都让人感到无比痛心和惋惜。在过去的几天里,她享受了难得的幸福时光。然而,命运似乎又对她施加了沉重的压力,一切美好瞬间消失无踪。

她曾艰难地攀爬着高高的书籍作为支撑,努力穿透周围浓厚的黑暗,期盼着新希望的到来。但命运似乎总是在捉弄她,让她突然从高处跌落。

张培祥的命运就像一把冷酷的刀,在她刚刚绽放出最灿烂的花朵时,就无情地将其割去。在她本应拥有无限青春的年纪里,生活却无情地按下了暂停键。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都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

“虽然无法改变命运的安排,但我们可以珍惜剩余的每一分每一秒,让每一天都活得精彩。”

这种精神与《当代》编者手记对她的评价如出一辙:

“这位年轻的作者,面对生活的困苦与挑战,总是以朴实无华、从容不迫的态度去面对,甚至在困境中仍能保持微笑。”

她的坚韧与乐观精神,不仅在她的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成为了我们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启示和动力。

0 阅读:5

远明读书

简介:每日分享优质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