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网报道了困在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已经超过两个月, 原本预计八天就可以回地球,但NASA的计划又一次推迟了,这究竟是为何?
“探测者”号的航天员已经在国际空间站待了64天,原本预计的8天返回已经推迟到了26天以后
而让人没想到的是,NASA的计划再次被推迟,航天员的返航计划又拖延了两个月之久,估计再过两个月,NASA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怎么安排了。
在NASA的安排下,和俄罗斯合作的探测者号能够在8天后返回地球,但现在的局面并不乐观,航天员被迫在国际空间站待了两个月之久,已经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生理状态和食品供给的状况。
原因一:波音客机故障,无法正常返回
NASA和波音的失责
探测者号的航天员被困在国际空间站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主要是因为波音星际客机故障,导致NASA在考虑到航天员的安全问题后,决定再次延期。
NASA和波音在事故发生后并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NASA只能把责任推给波音,波音也只能把责任推给NASA,真的是互相推诿,互不负责。
原因二:舱内氦气泄漏,推进器故障
在波音星际客机发射之后,NASA发现星际客机目前面临着严重的问题, 其中包括推进器故障,NASA表示,波音星际客机的星际推进器已经发生了氦气泄漏,氦气泄漏是导致航天器无法返回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氦气泄漏,航天器的推进器就会失效,就算航天员强行开启推进器返回地球,也会导致航天器内产生大量的气泡,很可能会导致航天器失控,甚至可能会导致舱内的设备遭到破坏,可能会导致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美航天”改革失败,NASA的太空计划再度推迟
NASA和波音在事故发生后都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导致航天员的生理状态日渐严重,食品供给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在未来的两个月,航天员可能会面临更为严峻的饮食问题,如果NASA再不采取措施,可能会导致航天员的健康状况变差,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而NASA之前为了推动民营航天的发展,制定了“美航天”计划,重点支持和鼓励美国本土企业开展载人航天任务,逐步地取代NASA完成大部分的航天任务,实现太空商业化,但现在看来,这一规划失败,NASA反而把自己推向了一个危机之中。
要是中国,根本不是大事
一、“发一备一”的方案,避免了被困的情况
在中国的航天任务安排下,所有的航天员始终都处于一个不可能被困的状态,主要是因为中国的航天工程采用了“发一备一”的方案。
也就是说,每当航天员在轨道或者是在国际空间站里面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备用的航天器和他们随时保持联络,一旦出现了问题,能够调动备用的航天器返回地球。
中国采用的这个方案避免了航天员在太空被困的情况,也使得航天员始终保持着一个相对安全的状态。
二、中国航天器技术成熟,有效应对危机
应急预案已经建立好了
而中国航天器的技术日渐成熟,早就已经在各种极端状态下进行了应急预案,比如说在进入到轨道的时候,航天员如果出现了一些小的疾病或者是受伤的问题,都会开启一系列的应急措施,比如说更换舱内的氧气,或者是通过相关的应急程序去保证航天员的生存状态。
而现在困在国际空间站的美国航天员却连基本的生存物资都无法得到保障,这也说明了NASA对航天员的安全和健康状态并没有放在第一位,反而是一味地追求商业化航天。
三、科研人才合理配置,注重保障和安全
并且在航天任务中,中国始终把科研人才的合理配置放在第一位,确保每一个任务都有充足的科研团队去支撑。
NASA和波音合作,但却没有充足的科研团队保障,如果遇到一些突发的状况时,就很容易出现应急预案不够及时的情况,导致美国航天员迫于无奈只能在国际空间站待上更久的时间。
且不论中国航天和美国航天的技术对比,和NASA的合作,波音的失责相比,中国航天的“发一备一”模式,让航天员的安全得到了全方位的保障,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航天工程的技术成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航天追求的是国家利益,绝大部分的航天任务都是由国家自行负责。
NASA和商业企业的合作,看似是为了实现商业化航天,但却忽略了国家和企业自身的责任感,导致商业化的航天进展缓慢,NASA也因此陷入危机之中,反倒是中国的“发一备一”模式,让航天员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结束语:
美国航天员被困在国际空间站的事件表明了NASA在商业化航天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也让国人看到了中国航天的技术实力。虽然美国在航天方面的成就不容忽视,可是现在看来,我们国家的航天技术一点都不比美国逊色,反而在一些细节方面,中国有了更多的应急预案来保障航天员的安全,避免我们的人才被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