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的“分”有两个含义。一是“季节平分”,传统以立春到立夏之间为春季,而春分日正处于两个节气之中,正好平分了春季。
另一含义是“昼夜平分”,在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春分的气候特点是天气温暖、阳光明媚。在这时节,中国民间有放风筝、吃春菜、立蛋等风俗。
春分立蛋
“春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
吃春菜
春菜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蔬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踏青、放风筝
春分前后,人们纷纷开始踏青出行,户外活动中,放风筝是一个重要项目。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后来风筝的形状各异,春天放的多半为燕子风筝。
早在2016年,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就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的评议,将“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我国一代代劳动人民基于劳动实践总结出的经验规律,对于农事活动和日常生活都具有极大的指导性意义。当下社会在发扬传统文化智慧结晶的同时,也积极推进创新工作,通过知识产权来保护和鼓励创新发明,鼓励人们带着古人的智慧探索未来,从而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今日春分,万物焕新;趁取春光,莫负今朝。
注:本图文综合自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转载侵权问题,请联系后台,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