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袁世凯拜访李鸿章,又是一场“语言艺术”的手把手教学

龙哥影视剧大世界 2024-12-13 15:56:01

小德张:李鸿章接旨。

李鸿章:臣接旨。

小德张: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李鸿章昏庸骄蹇,丧权辱国,著拔去三眼花翎,褫夺黄马褂,革除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职务,留在上书房行走,以观后效,钦此。

《马关条约》签订,国内一片哗然,甚至爆发了相当规模的抗议活动,按照现实世界的一般处理方式,朝廷当然不会承担责任,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更不会冲在最前面向国人谢罪,至于什么《罪己诏》更是没可能,这种事情需要替罪羊,需要背锅侠,需要签字确认条约的李鸿章。

国人愤慨,朝廷不能没有态度,更不能没有交代,重惩李鸿章,夺回赏赐,削去官职,暂留上书房行走,以观后效。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不公平,李鸿章说了并不算,朝廷不同意,他又怎会签字!

别认真,别抬杠,更别较真,你没听见李鸿章的反应吗?

谢主隆恩!现实一贯如此,何必过分计较!

再说现实的残酷,李鸿章倒台,曾经依附于李鸿章的主动官员开始纷纷倒戈,甚至连一直备受李鸿章器重,屡次予以保全的袁世凯同样出现了动摇,甚至立马跑到翁同龢的府上拜了码头。

袁世凯:翁相,请留步。

翁同龢:慰廷,我可不是什么相啊!代我送送袁大人。

“相”者,尊称也!

袁世凯想要重新拜码头,那就必须拼命抬高翁同龢的身份和地位,以示尊敬,以示推崇,以示谦卑归顺!

但翁同龢的回答似乎另有深意,表面上看,这是隐晦拒绝了袁世凯的靠拢,但实际上,这是翁同龢开出的价码,想拜码头怎么能没有“人事”表示?可翁同龢不要钱,他想要的就只是一个“宰相”的名位。

唯恐袁世凯听不明白,翁同龢还专门安排人给出了详细说明:

老爷的话您没明白,在咱大清军机大臣虽有宰相之实,却无宰相之名。大学士虽有宰相之名,却无宰相之实。只有既是大学士又是军机大臣,这才能称为宰相。

《清史稿》有载:世谓大学士非兼军机处,不得为真宰相。

清朝时期,朝廷虽然不设宰相,但对于某些满足条件的朝廷大佬都是以“宰相”称呼,就连皇帝都是如此!必须是大学士,注意不包括“协办大学士”,而且还要“军机处行走”,才能称为宰相。

李鸿章,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乃真宰相也!

翁同龢,军机大臣,但官职却停在了“协办大学士”的关口上,始终未能再进一步,所以,翁同龢刚刚所言并非什么相,绝不是自谦,而是事实。

那么,翁同龢开出的价码是什么?

劝说李鸿章让出大学士的位置,让翁同龢取而代之,成就宰相美名!

好了,翁同龢开出了价码,袁世凯若想投靠,那就必须硬着头皮完成。按说,李鸿章乃系袁世凯的伯乐,而且屡屡提拔,甚至还在关键的时候给予过保全,袁世凯甚至连改换门庭都不应该,更休提劝说李鸿章主动让贤。

但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李鸿章倒台了,人走茶凉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只是,袁世凯忘了,忘了他是李鸿章,忘了这位老江湖的修为!

第二天一早,袁世凯拜见李鸿章,一个稚嫩小子单挑一位老江湖的经典戏码,开始上演:

慰廷啊,自打到了北京,你是第一个来看我的。

世态炎凉嘛,到哪里都是如此,谁身上都是这样,李鸿章如果连这个道理都不懂,那就配不上老江湖的称呼,更对不起自己恩师曾国藩的教导。

见到袁世凯,李鸿章很高兴;但自从来到北京,袁世凯是第一个来看望,李鸿章却也没有失望;顺其自然就好,见识真实就罢,切勿因为别人太过现实的操作而生气惩罚自己,不值得,犯不上。

真有本事,你就东山再起,你就让那些人走茶凉的人们狠狠打脸!

李鸿章就是如此!

当然,袁世凯不能强调李鸿章的落寞,且看人家如何解释李鸿章当前的状态:

中堂大人独来独往,云中仙鹤。

不是别人不来拜见,而是您神龙见首不见尾,太难找,太难攀,压根就不存在什么世态炎凉!

李鸿章的面子有了,袁世凯的形象有了,这就是会说话的好处!

到底,还是李鸿章清醒,饶是现实再残酷,只要我自己摆正心态,一切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一个人孤独一枝的时候,就只好嘲为仙鹤喽。

败了就是败了,倒了就是倒了,权势不再,地位尽失,那就老老实实承认,然后悄悄蛰伏,静静等待机会。

别冲别人诉说自己的不甘和落寞,没人在乎,甚至还会引得别人落井下石!

认清形势,认清自己,认清现实,你才能慢慢走出迷雾,迎来重生!

正如李鸿章随后的这段至理名言:

从前哪,有人给我看过相,说是万里封侯由骨相;所谓仙鹤之相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那倒不是因为我脸老,而是因为我的腿粗。如今要是再有人给我看相啊,就我这张脸不定能看出什么来。

所谓看相,其实就是察言观色而已,什么仙鹤之相,也不过是因为李鸿章身居高位,饶是不着官服,身上也有气定神闲的气质和气场,很容易判断,这就是李鸿章所言之“腿粗”的道理;但如果李鸿章落幕了,一切皆有不同,再看相自然会有另外的结果。

话题由“世态炎凉”开始,慢慢过渡到了袁世凯想要的方向,既然李鸿章已经认清了现实,那就继续强调,慢慢引到自己的目的上。

这人们看人的时候,其实这手里头都有个望远镜,要把人看得高大,就拉近了看;可要是预先存在轻蔑之想,就好像把手里的望远镜颠倒了看,那里边的人原本再高大也不过是一根岔开两腿的小喽啰。

李鸿章到底是老江湖,立马便明白了袁世凯此行的目的;更何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饶是李鸿章再不济,身处如此高位,毕竟有着诸多眼线和暗探,早就掌握了袁世凯的具体动向,更清楚袁世凯已经生出异心,准备投靠翁同龢。

既然如此,那就让袁世凯主动说出来:

李鸿章:也有人这么颠倒地看我吗?

袁世凯:让卑职愤恨不平的是,这么颠倒着看待中堂的正是朝廷。

表面上看,这是袁世凯替李鸿章打抱不平,甚至不满朝廷对待李鸿章的态度;但实际上,他故意强调朝廷的态度,就是为了劝说李鸿章早点看清现实,坦然接受当下的结果,最好能够主动辞去一切官职,表示抗议,表示不满。

唯恐李鸿章听不明白,袁世凯甚至还自作聪明,继续给出了追加说明:

中堂一生汗马功劳,国家再造元勋,可现在朝廷对中堂大人的待遇竟如此凉薄。一道圣旨,就只剩下了一个大学士的空名。

一道圣旨,唯剩一个大学士的空名!

挑拨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确,撺掇的目的就差没有明言,翻译一下袁世凯的这句话就是:堂堂国家再造元勋,竟被朝廷如此慢待,我真替你不值!

李鸿章顺坡下驴,直接就问及了关键:

那你说我该怎么着呢。

你替我不值,说我不该如此待遇,那你说我该怎么办?

袁世凯认为,李鸿章已经被自己劝动,决定不再遮掩,直接到明了自己的目的:

中堂何许人也,岂肯受此折辱,依卑职之见,干脆连那个大学士的空名也不要了,远离是非,养望林下。今后国家有事,定可再招为重臣。

到底露出了真章,到底亮明了目的,从世态炎凉到替你不甘,再到愤愤不平,直到亮出底牌,袁世凯为了打消李鸿章的怀疑,甚至还给出了“国家有事,定可再招为重臣”的期待和信任。

你能说袁世凯只是劝说李鸿章下野?

人家明明还有期待李鸿章东山再起的态度!

奈何,李鸿章就是李鸿章,到底看清了袁世凯的阴险,反击随即展开:

我也想,就此辞个干干净净啊,无官一身轻,终老山泉啊!可我是不甘心,让某人遂了心愿,那个人爱名啊,他想顶我这个大学士都想疯了。

某些人,指的是谁,再清楚不过!

李鸿章甚至不愿再遮掩,索性挑明了说:

你是不是来替翁同龢当说客的。

袁世凯沉默了,突然就后悔了,自己怎么就能愚蠢到挑战这位老江湖?

李鸿章火力全开,决定好好教育一下这个背叛自己,换投码头的二五仔:

你去你告诉你的新主子,别人要是开了缺,他得了大学士,那与我无关;想顶我的缺,万万不能;你告诉他,做梦!武侯是怎么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两句话,我还有资格说!只有我一息尚存,我就绝不无故告退,绝不奏请开缺,什么受此折辱,养望林下,你这种巧言巧语,别在我面前卖弄,你给我滚。

完了,袁世凯的算盘彻底落空了,如果没有这次劝说,李鸿章爱辞职不辞职,都和袁世凯无关,或许还有投靠翁同龢的机会;但现如今,袁世凯有了劝说,反倒激怒了李鸿章,甚至彻底堵死了翁同龢晋位大学士的道路,翁同龢定会将怨气撒在袁世凯的身上。

什么叫偷鸡不成蚀把米?

袁世凯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李鸿章才有了最后一句话,杀人还要诛心:

我刚才有句话说错了,翁同龢现在还不是你的新主子,他也不会成为你的新主子,从今以后,你就是一条丧家之犬。

李鸿章,彻底得罪了;翁同龢,再也没有投靠可能;此时的袁世凯定然会有后悔,但为时晚矣,前进不得,后退不行,只能悻悻而去,再等机会!

所以,诸君,要学会愿赌服输,享受后台福利,就要始终提醒自己还有后台倒下带来的负面影响,从一而终才是大丈夫,初心不改才是真英雄!

0 阅读:5
龙哥影视剧大世界

龙哥影视剧大世界

专注各类影视神剧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