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春秋》记载,“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翻译成现代话就是:曹操叫荀彧领饭盒!曾经,曹操把荀彧比为"吾之子房也。"多场大战役的胜利都有赖于荀彧出谋划策,曹操还谓:"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可是最后发生的一件事,却使曹操根本上翻转了对荀彧的态度,甚至促使他早早地死亡。
为啥曹操要如此狠心,给为他出生入死、全力拥戴他成功、劳苦功高的荀文若派食盒呢?他的良心不痛吗?
一、曾经做曹操最给力的后盾,成就大事
时汉室衰微,群雄逐鹿,人才璀璨,而荀彧亦是一颗闪亮的星,曹操之所以能削平群雄,统一北方,荀彧可谓兴汉之张良!
荀彧,出身颖川,乃荀子之后。荀彧先在袁绍帐下,富有全局战略思想的他,以为袁绍不能干一番大事业。公元181年,荀彧弃袁绍而投曹操,从此竭尽全力地辅助曹操,为他披荆斩棘,成就大业。
在大多数的征战中,荀彧都为曹操留守大本营,为他处理一切政务。
而曹操在重大战役中,每次拿不定主意时,肯定要听取荀彧之意见后再作定夺。
如在至关重要的官渡之战时,当时形势之严峻,军粮已频频告急,曹操无计可施时,立即飞马传书给荀彧。
是进是退是守?曹操拿不定主意,他在信里和荀彧商议,说:"我想撤兵回许都,你的意下如何?"
荀彧给操回了一封信,劝曹操千万不要撤兵,说:"袁绍的人马虽多,但是他不会用兵,丞相你是以弱当强,釆取奇胜,扼其喉而使不能进,现在是进则胜,退则败,官渡绝不可失!"
荀彧让曹操坚持,坚持就是胜利!这封信太给力了,来得也及时,曹操精神大振,他当即决定不撤兵了,就在这守着!同时他下令鼓励将士死守官渡。
果然,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之下,曹操在荀彧的支持下,用奇兵突击对方,偷袭乌巢,一下扭转全局形势,最终战胜了袁绍的万百雄师,平定北方!
荀彧跟随曹操二十多年,他的功勋,大家有目共睹,曹操本人亦对他的才智与贡献钦佩不已,屡次上表欲封荀彧为"三公",只是荀彧坚决不受,才未成事,这让曹操对他更为崇敬与看重。
二、道不同,不相为谋
公元212年,曹操平定西凉马超之后,是越来越娇横,声威越来越大,权柄也越来越重,曹操觉得北方根基已固,曹魏大业已成起气候,而当朝丞相已经不足以显荣显贵了,于是他就把汉献帝晾到一边去了。
可眼下称皇的时机尚未成熟,但曹操希望能张显一下自己的至尊至贵,手下有人会意,立马安照曹操的心思办,摸着他的脾气,看着他的眼色行事,这样的人物有的是!
曹操手下有个谋士叫董昭,给他出了个主意说:"主公您功高盖世,周公、吕望也不如你啊!如果主公您不加封,使民心难服啊!您应该自领魏公,加九锡!以彰功德!"
九锡是九种最高贵的赏赐,皇帝所能享受的曹操也要全占有!董昭这一番话说得曹操点头大笑说:"哈哈哈,董先生,你说得不错啊!"
这时旁边站起一位,"不行!"
曹操一看,是荀彧!荀彧苦口婆心地说:"丞相,您不能这么做呀!您兴义兵,匡扶汉室,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君子爱人与德,不当如此!"
曹操听了这几句话,火气腾地就上来了,狠狠瞪了荀彧一眼!
董昭赶忙站起来,打个圆场,他把荀彧给劝走了:"荀先生,您这又何必呢?这本来是个大好事,您这一阻拦,恐怕有失众望啊!"
荀彧轻轻叹了口气:"唉,我不想今日能见到此种事!"
董昭好不容易把荀彧劝走了,自己当晚写下了表彰,交给了汉献帝,献帝一看,马上加封魏公,要什么给什么,九锡?十八锡也得给!
曹操虽然受了魏公之封,加了九锡,可是他心里头还是愤愤不平,对谁?对他的谋士荀彧!
他心想:你这些年跟着我出谋划策,出了不少的好主意,在这关键时刻,你怎么能这样呢?你第一个站起来拦阻,你不想助我成霸业了吗?哼,老夫非杀了你不可!
这次,曹操亲统大军40万,兵发江东,他要带着荀彧同行,找个茬,想把荀彧给杀了!
荀彧明白,他看出来曹操要杀他,他是托病不出!
曹操一看荀彧的病假条,他吩咐人说:"既然是荀先生病了,赶快给送盒点心去!"
曹操给荀彧送去了一盒点心,荀彧一看,心想:丞相对我还不错啊,知道我病了还给我送盒点心。
他把点心盒打开一瞧:空的!
荀彧点了点头,苦笑一声:原来丞相赐死于我啊!
曹操让他死!盒中无食,意思是:你已经无汉禄可食了!
就在当夜,这位荀彧先生是服毒自杀,死时年仅五十岁。
他的儿子荀恽,发哀书报给曹操,听到荀彧服毒而亡,他是懊悔不及:我怎么办了这么一件蠢事!荀先生怎么就不明白我另一层含义呢?
曹操的另一层含义是,虽无汉禄可食,但下一步该食"曹氏之禄"了。
荀彧又何尝看不出来?之所以自领饭盒,是因为荀彧终于明白:他与曹操并不是一类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他讲仁义,对汉王朝尽忠,今曹操已不再把汉天子放在眼里。
荀彧就是太明白曹操的意思了,晋魏公、赐九锡的下一步不是篡位就是禅让了,那样汉室就亡了!
荀彧感觉自己已无存在的价值,于是就自寻而死。
荀彧,和诸葛亮一样,一生为匡扶汉室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荀彧至死都只属于大汉!
怪不得后人有诗叹曰:
文若才华天下闻,可怜失足在权门。
后人休把留侯比,临没无颜见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