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象牙塔的第67天,我被扎了456刀|来自一个所谓90后的控诉

武叨叨 2019-03-12 11:21:51

“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现在20~30岁的年轻人”

这样一条提问突然在知乎上火了,接踵而来的就是铺天盖地的声讨。

焦虑、迷茫、浮躁、眼高手低、丧……

其中最高赞的回答是这样的:

浅尝辄止,这几个字好像一下子戳中了很多人,纷纷应和。

我不知道答主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目的)写下这样一段话,但我知道除了增加焦虑没有任何用处。

20~30岁,一个美曰其名的伪装,说到底还是指向了90后,这个当今话题性最多的年龄层。

可是,真的有这些人描述的不堪吗?而那些做出评价的人又是什么人?一切都是他们本身的错吗?

一、贩卖焦虑的最佳选择

在我印象中,上大学之前还没这么多的声音,当然大部分90后还是学校这座象牙塔保护下的花朵。

当真正走出象牙塔,就被扎了无数刀。

几年前,一篇《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的文章刷爆全网,“佛系”这个词也一下就火了起来,随之涌来的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洪流。

《中国90后,已经开始立遗嘱了》

《90后的中年危机,一边作死,一边养生》

《90后,为什么我们不聘用你?》

90后养生、90后脱发、90后辞职、90后离婚、90后失去……

无出其右的这些都是在贩卖焦虑,

的确,作为本该吟诵诗歌、结伴旅行、开读书会的很多年轻人,

一毕业就成了中年人,为了柴米油盐精打细算,为跳起来都够不到边的房价、求之不得爱情和遥不可及的理想拼命。

焦虑,是这个年纪的主旋律,而贩卖焦虑也就理所当然了。

二、精神导师真的是精神导师吗?

作为一个理工科毕业的90后,毕业后选择了一家本地有几百人的互联网公司,

一家在自媒体喷涌的几年前野蛮生长起来的大公司,以内容创业为主打品牌的公司里,真正做原创的只有不到十个人。

从开始疑惑到后来的理解再到不以为然,我几乎被说服了,每天分析模仿先前一批又一批前辈的大作。

原来,之前所谓读过的鸡汤都是同龄人绞尽脑汁写出来完成业绩的文章;

原来,歌唱美好爱情和生活的小编一天都笑不了几次;

原来,所谓的刷屏内容和视频都有着一张巨大推手在催动;

原来,我也可以成为“精神导师”……

当然,不排除有些前辈是真的在做内容,还有很多同龄创业的人,不可置否也有些贩卖焦虑,却也是在为一代人发出自己的声音。

当然,这样的,很少。

前段时间,一条“咪蒙账号注销”的消息上了热搜。

可能很多人也不大清楚,为什么这样一个不是明星的人也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作为自媒体行业的大咖,领头羊一样的人物,她也代表了贩卖焦虑一批人的兴衰,也为很多人敲响了警钟。

其实,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

三、都是90后的错?

看到回答形容90后的一个又一个字眼,我很好奇:

回答这些问题的是真的90后,那自诩清醒的他们现在做的又是什么样子?

抑或是经验丰富的前辈,经历过酸甜苦辣还是依旧平凡,终究可以以另一种姿态表达自己的观点?

扪心自问,现在90后所处的环境是谁铸造的?很多眼中一无是处的90后是谁培养起来的?那些口口声声不要90后的公司真的没有90后吗?

说到底,还是不愿意认同和改变。

看得出来,赞扬的词汇很少,但终究还是看到了认同:

独立、博学、机遇无限……

不是所有的90后都那么不堪,如果可以,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毕竟将来的世界还是90后的。

0 阅读:0

武叨叨

简介:专注情感分析,聊人生成长,“关注”我,给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