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原本是世界上最亲近的关系,然而,当父亲前向女儿借钱后,亲情与金钱便展开了较量。
广州市珠海区人民法院判决的一起案件显示,父亲田某因生意周转向13岁的女儿小花(化名)借3万元压岁钱。小花提每个月要500元的利息,田某承诺3个月还钱,双方达成口头协议。

然而,到期后田某却称生意周转不灵,还不了钱,提出再延期三个月,并且将每月利息提高到了600元。
可又过去了10个月,田某依然未还钱,而且连600元的利息都不付了。小花提出还钱,田某称没钱还。
此时,田某已与妻子离婚,女儿跟着妈妈过。小花觉得应该把这笔钱要回来,便一纸诉状将父亲告到了法院。

广州市珠海区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并且经过审查认定双方的借款协定有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最终裁定田某归还女儿2.7万余元,并支付同期利息,

女儿顺利要回了借给父亲的压岁钱。
这个案件的判决结果合情、合理、合法,但同时也存在以下几点争议。
1、从法律的层面看,这是一起正常的债务纠纷案件。
不过,其特殊之处在于,原告是女儿,被告是父亲,双方是父女关系。
父女对簿公堂,是否合适。
2、压岁钱本是长辈赠与孩子的,父母是否有权利擅自动用,甚至直接以代管的名义“收缴”。
3、对于压岁钱,是由孩子自己保管合适,还是由父母代管合适。
4、亲情和金钱,到底哪个更重要。
以上几个争议点一直以来都没有统一的答案,不过,这个案件的判决结果表明,父母同样需要尊重未成年子女的各种权益和权利,不可对子女失信。
对于这个案件及以上几个争议点你怎么看呢?
【谢谢朋友们耐心阅读,欢迎关注、评论,发表看法,一起互动交流】
(信息来源:“大参考”视频发布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