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之路险毁家庭,父母“量体裁衣”育儿,才是正解

老张育儿记录 2025-04-07 05:56:39



在很多父母看来:学习艺术,不仅能为孩子培养一个兴趣爱好,而且还能让他们很有气质。

于是,很多父母在给孩子选择兴趣班时,会优先选择钢琴、大提琴、小提琴这样的乐器。

一想到孩子将来有机会站在大舞台上表演,父母就觉得很有成就感。可事实上,学琴之路并不像父母以为的那么简单。

身边有个朋友,她从四岁开始就让女儿学琴,如今已经是第九个年头。

朋友表示:若是重来一次,坚决不让女儿学琴,费钱、费人、费精力,真的是吃力不讨好。

作为过来人,朋友的建议是:量力而行,养娃是一场持久战,不要提前消耗自己的精力和财力,不然日后的麻烦事更多。

学琴之路,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好

用朋友的话说:很少有孩子愿意主动学琴,大部分都是被父母逼着去练习。

学琴的这几年,为了让孩子每节课都能坚持下去,真的是各种威逼利诱。好言相劝、利益诱惑,外加批评、打骂……

可以说,孩子都是被“强迫”着学琴,并非他们自愿。

都知道,被强迫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在学琴这么枯燥的事情上。

到头来,孩子学得不尽如人意,并没有达到父母想要的结果,可谓是两败俱伤。

最重要的是,学琴真的很费钱,一定要量力而行。

这么说吧,想要学到更专业的知识,就需要所谓的“一对一”服务。在很多小城市,一节课“一对一”的课程费用高达三四百,更别说一些大城市。

朋友说这些年光是孩子学琴,就已经花了不止十几万,琴技还保持在中等水平。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是一笔特别昂贵的支出,想要举全家人之力,才能勉强保证孩子的学琴之路。

不可否认,学琴确实有很多好处,能让培养孩子的艺术情操,能提高他们的审美,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金钱之上。

养娃本来就很费钱,若是父母还要给他们选择不适合的兴趣班,那只会雪上加霜。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打水漂,因为学琴这条路不好走,普通家庭的孩子也很难有出路。

普通家庭,这些兴趣爱好更适合

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把孩子培养成“全能型”选手确实很重要。

但前提是,要从实际的家庭情况出发,千万别“打肿脸充胖子”,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

要是真的想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普通家庭的父母可以把目光从艺术方面转移到实用方面。

第一种:运动类

1、跑步

要说成本最低最简单的运动,那当然是跑步,只需要投资一双舒适的运动鞋即可。

没有时间限制,孩子只需要穿着运动鞋,在公园、小区等地方练习就可以。

经常跑步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减少他们生病的可能性,而且还能锻炼孩子的毅力和耐力,毕竟跑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跳绳

要是没有太多时间跑步,那就改换成跳绳吧,这绝对是一项高效的有氧运动。

要知道,跳绳的价格特别便宜,外出的时候还容易携带,随时随地都能开跳。

对于孩子来说,跳绳能够锻炼他们的节奏感和手脚协调能力,为以后的体育课打下坚实基础。最重要的是,坚持跳绳能让孩子长高,这可是很多父母的心愿。

第二种:艺术文化类

1、绘画

要是非要给孩子选择一个兴趣班,还是首推绘画,它的实用性更强一些。

学习绘画的过程,也能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还能让他们把心中的想法和感情,通过画笔表达出来。

绘画的种类比较多,素描、卡通、水彩、油画……相信总有一种可以吸引孩子,让他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阅读

一直觉得阅读也是一种兴趣爱好,而且性价比要比其他兴趣爱好更高一些。

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多给孩子选购一些绘本、书籍,让他们尽情阅读。

再不济,可以办一张借阅卡,带着孩子在图书馆借阅书籍。只要他们愿意沉浸在书中,就一定可以拓展知识面,提升自己的眼界和语言表达能力。

写在最后:兴趣,永远都建立在孩子的喜好之上。学琴也好,学体育也罢,都一定不要逼着孩子,不然会弄巧成拙。兴趣在精不在多,只要孩子愿意花时间和心思学,都是值得鼓励和坚持的。

0 阅读:1
老张育儿记录

老张育儿记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