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厌烦别人教他们做事,这绝对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表面上似乎是“年轻人不听话、不讲理”,但真实原因比这深多了。
陆哥今天就来剖析下背后的真相。
No.1年轻人不那么傻,没你想得那么容易被忽悠
年轻人对信息的接触量和速度,远比以前任何一代人都要快。
他们每天被各种资讯轰炸,已经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那些想通过简单的说教来改变他们行为的人,只能发现自己在对牛弹琴。
说白了,年轻人早就不再相信那些空洞的教条。
他们更相信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现实生活。
而这些,往往和那些“教他们做事”的人讲的完全不一样。
你说的话,他们信一半就不错了,甚至有时候连一半都懒得信。
这不是因为他们叛逆,而是他们知道你说的很多“道理”就是不符合现实。
更重要的是,他们明白了信息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以前的教育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但现在,信息来源丰富,观点各异,什么是真理早已模糊不清。
他们懂得,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充满了灰色地带。
他们知道,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
你说的那套道理,他们可以轻易地在网上找到反驳的证据和观点。
年轻人还掌握了快速获取和甄别信息的技能。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谁能第一时间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谁就能占据先机。
年轻人不仅接收信息快,而且还能快速判断信息的真伪。
这就使得他们不容易被忽悠,更不容易被传统的说教所左右。
No.2教条主义?
拜托,年轻人要的是实战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年轻人对“实战”的需求已经到了极致。
什么都讲究实际效果,什么都要立竿见影。
这种现实让他们对“怎么做事”的兴趣远远大于“为什么这么做”的兴趣。
简单说,就是你教他们做事,别一直讲道理。
请直接告诉他们,干了这件事能有什么奖励,不干又会有什么惩罚。
如果能直截了当用实际行动证明更好。
否则,长篇大论的说教时间久了,保准有人开始玩手机、打瞌睡。
而且,年轻人已经厌倦了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他们更愿意看到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
而不是那些虚无飘渺的大道理。
他们想要的是立刻见效的方法,而不是需要长期积累才能显现效果的理论。
再者,年轻人普遍对实用技能和实际经验更为看重。
他们想要学习那些能在短时间内带来实际收益的技能,而不是那些需要长期打磨的理论知识。
他们希望通过实际操作,快速积累经验,迅速提升自己的能力。
这种务实的态度,使得他们对那些空洞的说教越来越没有耐心。
No.3独立思考?
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底牌
年轻人被要求独立思考的时间,比你想象的早得多。
他们从小就被鼓励问问题、找答案。
因此,对于那些企图通过强加观点、意见来控制他们的行为的人,年轻人会本能地反感。
独立思考让他们对那些“被教导”的东西抱有天然的怀疑态度。
他们绝不是轻易接受任何事情的人,而是会先思考,这东西对我的生活是否真的有用。
你说的再多,不如他们自己亲自试验一下。
结果如果不如预期,他们甚至会对你产生反感和不信任。
独立思考让他们具备了一个重要的能力,那就是批判性思维。
他们不再盲目相信权威,不再轻易接受别人灌输的观点。
他们会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分析,去判断。
他们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找到真正符合自己利益的答案。
此外,独立思考还让他们有了更强的自主性。
他们不再依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而是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这种自主性使得他们更加自信,也更加坚定。
他们知道,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自己的人生方向。
No.4信息化社会,人人都是专家
今天的年轻人活在一个信息泛滥的世界,网上的各种专家多如牛毛。
随便打开一个App,就能找到无数个“大神”在教你如何成功、如何致富、如何管理时间……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年轻人早就见惯不怪,对所谓的“指导”免疫了。
同时,他们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判断。
他们知道信息的真假难辨,因此更加依赖自己的判断和经验,不再轻易听信任何“专家”的言论。
你说你是权威?
抱歉,他们见过太多自称权威、却只会纸上谈兵的人。
人人都是专家的时代,也让年轻人学会了去伪存真。
他们知道,不是所有的“专家”都值得信任,不是所有的“建议”都值得采纳。
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实践和体验,去验证这些“专家”的言论。
只有那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才能被他们真正接受。
而且,年轻人还掌握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渠道。
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轻松获取各种知识和技能,不再需要靠传统的教育和培训。
他们知道,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得他们更有信心去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No.5年轻人要的是支持,不是指挥
年轻人需要的是支持,而不是指挥。
他们希望得到的是资源、平台和机会,而不是各种说教和条条框框。
他们要的是自主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指令。
我们常说“年轻人缺乏耐心、随心所欲”,但其实他们是在寻找一种自由自我的生活方式。
他们不想被束缚,不想被限制。
他们要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生活、试错、成长。
你给他们建议没问题,但不要强加,这只会让他们更反感。
支持他们的成长,比指挥他们去做事更有效。
年轻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激发他们潜力的环境,而不是一种压制他们创造力的氛围。
他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鼓励他们创新和尝试的文化,而不是一种束缚他们思维和行动的规章制度。
此外,年轻人还需要一种能够包容他们错误和失败的态度。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才能大胆尝试,不怕犯错,迅速成长。
而不是在一个充满指责和批评的环境中,小心翼翼,畏手畏脚。
支持年轻人,还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信任和尊重。
他们希望被当作平等的个体,而不是被当作不懂事的小孩。
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合作和共赢的关系,而不是一种上下级的关系。
只有在这样的关系中,他们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更多的价值。
年轻人越来越讨厌别人教他们做事,核心是他们已经不再那么容易被忽悠。
他们需要的不是说教,而是支持和理解。
如果你真的希望他们听进去,最好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而不是高高在上地指指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