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啥不爱进影院了?来评评业内说得准不准

影艺独舌 2024-11-19 22:40:42

“疫情之后,观众的平均年龄快速增长,今年1-10月的平均年龄,超过了31岁,这说明中国电影市场从过去的2019年到现在,其实大概率是同一拨人在电影院。”

金鸡节期间的一场电影交流会上,当灯塔专业版总经理王舒在台上说到这一数据时,台下的电影人发出了一阵无奈的笑声。

以前大家都在吃瓜看戏,听到的都是“年轻人不爱喝白酒了”“年轻人不爱轻奢了”,没想到吃瓜吃到自己家,他们也不爱进影院了。今年24岁以下的年轻观众占比只有21%,而在疫情前,这一数据大概是40%。

危机又何止一处。另一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人均观影频次仅为2.21次,同比下降了9%,58%的观众今年只走进了电影院一次,而且这一次大概率发生在春节。需要注意的是,大量的低频次观众并不是从不看电影到走进影院,而是从去很多次影院,变成了偶尔看电影。

在银幕数持续增长、年放映场次再创新高、电影票整体价格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年轻观众的比例不断下降,既有观众的观影意愿走低,是中国电影必须要面对的严峻挑战。

我们大可以将原因归结于外部,像线下文旅活动的火爆,演唱会经济的盛行,短视频、微短剧、游戏对用户时间的抢占等,但所有的外部原因最终都会反射到内部:电影吸引力不足。

这个吸引力又可以分成三个方面来看。

一是缺乏头部视效大片,没有给观众非去影院不看的理由。王红卫认为,观众进入影院,需求一个和各种移动端不一样的内容、质量。这个质量其实并不仅是长度,而是一个全方位的、观众不可能在中小屏上感受到的东西。

交流会中提到,疫情确实影响到了一些重工业电影的制作周期,但这个困局应该只是暂时的,全国各大影城都在持续建设视听体验更好的特效厅,放映设施不断升级,有能力为重工业电影提供更好的放映条件。作为与生产端联系最紧密的一环,院线升级影厅的决策显然与市场的需求相吻合。

二是电影营销上的困局。进入平台算法时代之后,现在的电影营销既不是曾经铺满渠道就能获客的时代,也不是靠套路式话题就能激发观众兴趣的时代。在网络上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太容易识别到信息中的营销点了,警惕心和抗拒心不可同日而语。

电影营销也进入了一个群魔乱舞、进退失据的瓶颈期,像“狗在电影院都看哭了”的摆拍式营销,非但不会引发人们的兴趣,反而会生出“阁下为何把我当傻子”的怨念。

营销手段的失灵,不仅影响单部影片,还会形成合力,在整体上损害整个电影行业的信誉。坏猴子营业CEO王易冰认为,观众的热情和信任度在降低,讨论一部电影的热情在降低,对影片的营销手段(尤其是短视频层面)以及平台口碑的信任度也在逐步降低,更愿意相信亲人朋友间的口耳相传和私域口碑。

三是口碑、舆情上的危机应对失措。灯塔专业版发布的《2024中国电影观众变化趋势报告》显示,阻碍观众进场获影响票房走势的第一因素是口碑差评,占比高达40%。

近几年,一些电影已经可以做到热映期内豆瓣不开分,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差评问题,但显然低估了观众的上网能力。没有豆瓣评分,他们还可以看各个平台的即时评论,嘴是捂不完的。

比起差评,更让片方谈之色变的是舆情。阿里影业总裁李捷认为,外部舆情的因素,前所未有地影响着影片的走势,观众购票行为更加后置,真实口碑成为了作品的“试金石”。

那什么样的电影才算有吸引力?

业内之前下意识作出的判断是,情绪价值才是第一生产力。但数据不这么看。

《报告》显示,一个足够吸引眼球的故事是观众走进影院的核心动力,占比超过了40%,而“感觉被戳到、有共鸣”排在第八位。

而在映后被广泛讨论的内容中,故事和题材仍排在第一,关于情绪价值的讨论则上升到了第二位。

王舒在交流会上举了《749局》的例子,这部电影的首日购票观众观影动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对749局机构好奇,对灵异事件好奇,对科幻元素感兴趣。

总结而言,对一部电影来说,故事或题材的吸引度和提供的情绪价值都很重要,开画靠故事和题材,口碑扩散靠情绪价值。

《报告》中还有两项数据值得关注,一是电影的类型丰富度下降,高票产题材中,仅喜剧供给数量提升,且喜剧的票房贡献度飞速增长;二是男女性用户画像的变化,2018年时,两性用户占比还平分秋色,到了2024年,女性观众占比迅速上升到了58%。

如果按照互联网时代“数据指导创作”的原则,电影投资和生产资源将会在接下来进一步向喜剧和女性向电影倾斜,但电影行业毕竟不是平台主导创作,还是会有大批影片瞄准的是全年龄段受众,而各制片公司负责人在金鸡节上透露的创作趋势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大概率不会发展为类剧集的畸形受众结构。

【文/许心强】

0 阅读:14

影艺独舌

简介:关于影像和艺人最恰如其分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