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那些邻居里,有没有谁表面上笑嘻嘻,心里却可能藏着别的心思?最近看到一个俄罗斯专家的警告,说中国身边有个邻国已经露出了“反相”的苗头,甚至可能会在关键时候“出卖”中俄。这话听着挺耸人听闻,但细想想,又不是完全没道理。
安德烈·古宾是谁?
要讲这个警告,得先说说发出警告的人——安德烈·古宾(Andrey Gubin)。这家伙不是随便哪个路边评论员,而是俄罗斯国际关系领域里有点分量的专家。他出生在苏联时期,具体哪年不太好查,但从他的履历看,应该是70年代左右的人。古宾在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MGIMO)拿到了学位,这地方可是俄罗斯外交官和国际问题专家的摇篮,后来他又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干过一段时间,研究方向主要是东亚和东北亚的地缘政治。
古宾的学术生涯不算特别高调,但他写的东西很接地气,不像有些学者满嘴术语让人看不懂。他特别关注中俄关系,尤其是怎么在西方压力下保持战略稳定。这几年,他发表了不少文章,分析中国周边国家的动向,比如朝鲜半岛、蒙古国还有中亚那一块儿。他有个特点,就是喜欢从俄罗斯的视角看问题,特别在意周边国家会不会被西方拉拢,威胁到中俄的利益。
2023年,古宾在俄罗斯一家智库网站上发了一篇重磅文章,标题大概是“蒙古国的外交转向与中俄的战略隐忧”(具体原文是俄文,我这翻译是尽量贴近意思)。文章里他直截了当地警告,中国和俄罗斯得小心了,因为蒙古国这几年的动作有点不对劲,可能会在关键项目上掉链子,甚至变成西方的棋子。这篇文章在俄罗斯国内引起了不少讨论,也被一些国际关系圈子的人注意到了。
古宾不是那种光说不干的人。他跟俄罗斯的政策圈子关系挺近,经常给政府部门提交报告,偶尔还在一些论坛上露面。他的观点有时候挺尖锐,比如他老早就说过,中俄得在能源合作上多留个心眼,别让第三方钻空子。事实证明,他这话还真有点先见之明,至少在蒙古国这件事上,他算是敲了个警钟。
说实话,古宾这人没什么花边新闻,也不是那种特别出风头的学者。他就是踏踏实实研究问题,偶尔抛出点让人一激灵的看法。不过也有人觉得他有点杞人忧天,毕竟蒙古国这么个小国家,能翻出多大浪?但不管咋说,他的警告还是值得咱们好好琢磨,毕竟中俄现在面对的外部压力可不小。
蒙古国的“反相”与中俄的隐忧
好了,人物介绍完了,咱们来说说正题——这个“反相”的邻国到底是怎么回事。古宾点名的是蒙古国,一个夹在中俄之间的小国。乍一听,蒙古国?那不是一直挺老实的吗?但你仔细看它这几年的动作,还真有点让人心里打鼓。
蒙古国跟中俄的关系,表面上看一直挺平稳。毕竟它北边是俄罗斯,南边是中国,地理位置摆在那儿,想不靠着俩大国都不行。但从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蒙古国就开始搞了个“第三邻国”政策。啥意思呢?就是不想光靠中俄这两棵大树,还想跟美国、日本、韩国、欧洲这些国家搭上关系,找个平衡。这政策听着挺聪明,谁也不想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对吧?
刚开始,这也没啥大问题。中俄忙着自己的事儿,蒙古国跟西方眉来眼去也没人太在意。但这几年,情况变了。蒙古国跟西方的接触越来越多,动作也越来越明显。比如2019年,它跟美国签了个战略伙伴关系协议,2022年又跟北约国家搞了几次联合军演,还老是邀请西方公司去投资矿产资源。这还不算完,美国的官员隔三差五往乌兰巴托跑,搞得跟走亲戚似的。
古宾最担心的,其实是蒙古国在这中间可能会影响到中俄的一个大项目——“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这条管道是啥?简单说,就是从俄罗斯的亚马尔半岛出发,穿过蒙古国,最后到中国,年输气量能到500亿立方米。这项目对中俄来说太重要了。俄罗斯能多卖点天然气,中国能多拿点能源,双方还能深化合作,对抗西方的制裁压力。
按计划,这条管道2024年要开工,2030年左右投产。但问题就出在蒙古国身上。因为管道得经过它的地盘,蒙古国的态度直接决定项目能不能顺利推进。古宾在文章里提到,蒙古国要是跟西方走得太近,可能会在这上面搞点小动作。比如拖延审批、提高过境费,甚至在西方压力下直接卡住项目。这可不是瞎猜,蒙古国这几年跟西方的关系热乎得有点过头,谁知道它会不会哪天脑子一热干出啥事儿来。
古宾用“反相”这个词,其实挺形象的。蒙古国跟中俄是邻居,按理说大家利益绑在一起,应该一条心才对。但它现在有点“反着来”的意思,一边靠着中俄的地缘便利,一边又往西方那边靠。这不就是在玩两面派吗?当然,蒙古国自己肯定不承认,它会说这是“平衡外交”,是为了国家利益。可站在中俄的角度看,这不就是有点“出卖”的味道吗?
再说个数据,蒙古国的经济其实很依赖中俄。2022年,它的对华贸易占了出口的80%以上,俄罗斯那边也有不少能源和物资往来。但与此同时,它从西方拿的投资和援助也在涨。这就让人怀疑了:蒙古国到底是想脚踏两只船,还是已经准备好在关键时候选边站?
对中俄来说,蒙古国要是真“反相”了,后果还真有点麻烦。先说俄罗斯,这条管道是它能源战略的关键一环,要是黄了,不光经济上吃亏,地缘政治上也丢面子。中国这边更不用说,能源安全本来就紧张,再多个不确定因素,谁心里都不踏实。更别提蒙古国要是真倒向西方,等于在中俄边境线上开了个口子,战略压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蒙古新动态和中俄的应对措施
古宾喊出这个警告后,事情发展得怎么样了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2023年下半年,蒙古国也没闲着。它跟美国又签了个经济合作协议,重点是矿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美国还承诺给蒙古国修铁路,说是帮它联通国际市场。这听着挺好,但谁都知道,蒙古国的矿产资源对中国有多重要,美国插一脚,摆明了是想分杯羹。同期,蒙古国还参加了北约的一个军事研讨会,虽然没正式加入北约,但这姿态已经够暧昧了。
不过,蒙古国也没完全跟中俄翻脸。它还是照常跟中国签贸易协议,2023年11月还跟俄罗斯开了个能源合作会议,讨论“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细节。看样子,它还是想继续玩平衡,至少现在不想撕破脸。
中俄这边也不是吃素的。俄罗斯最近加大了对蒙古国的能源出口,摆出一副“你离不开我”的架势。中国这边更直接,2023年10月,中蒙边境的一个新口岸开通,贸易量直接翻倍。中俄还联手在蒙古国周边搞了几次军演,意思很明白:别乱动,小心后果。
至于“西伯利亚力量2号”,最新消息是项目还在推进,蒙古国表态说会配合。但具体怎么弄,细节还没透出来。估计中俄也在观察,看看蒙古国到底靠不靠谱。
古宾呢?发出警告后,他没停下来,继续在俄罗斯国内发声。最近他又写了几篇东西,分析中亚国家的动向,说那块儿也得防着点。他还在一次智库会议上提到,蒙古国的事儿还没完,中俄得做好长期博弈的准备。现在看,他的事业没啥大变化,还是老样子,研究他的地缘政治,偶尔给政府出出主意。
总的来说,蒙古国这事儿还没到尘埃落定的地步。古宾的警告听着刺耳,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中国身边的邻国,哪个没点小心思?关键是中俄怎么应对,才能不被牵着鼻子走。你觉得蒙古国会不会真“反相”?欢迎留言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