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实验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在全面实施方面仍然落后于美国。
这项由人工智能分析和软件开发商 SAS Institute 以及市场研究员 Coleman Parkes 开展的调查发现,64% 接受调查的中国公司正在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初步实验,但尚未将该技术完全融入其业务系统。
相比之下,英国有 58% 的公司和美国有 41% 的公司仍在尝试。
调查的对象是全球 1,600 个组织中 GenAI 战略或数据分析的决策者,涉及银行、保险、零售和医疗保健等关键领域。
在将 GenAI 融入其业务流程方面,美国位居榜首,24% 的公司已经全面实施该技术,而中国这一比例为 19%,英国为 11%。
在调查中,采用既指试验,也指全面实施。
中国企业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采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中 83% 的企业正在进行初步测试或已全面实施该技术。这一比例远高于英国的 70%,其次是美国的 65% 和澳大利亚的 63%。
Coleman Parkes 董事总经理 Stephen Saw 表示:“尽管中国在 GenAI 采用率方面可能处于领先地位,但采用率越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实施越有效或回报越好。”
SAS 应用人工智能与建模研究与开发副总裁 Udo Sglavo 表示,要充分利用生成人工智能的优势,必须将其完全融入到全公司层面的生产系统和流程中。
美国与中国的生态系统
SAS 的 Sglavo 表示,美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整合方面具有一些优势,包括更成熟的生态系统和大量高技能人工智能专业人员和研究人员。
他补充说,与其他地区相比,该国拥有“创新文化”、私营企业强大的人工智能领导力以及可预测且透明的监管环境。
但调查显示,中国在全面实施和成熟度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受访者对遵守人工智能法规的准备最有信心,近五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而美国这一比例仅为 14%。
在接受调查的中国受访者中,约有 31% 表示他们没有合适的工具,只有 21% 表示他们缺乏这样做的内部专业知识。
人工智能专家此前曾告诉 CNBC,中国在推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法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甚至在 OpenAI 的聊天 GPT 于 2022 年流行并让该技术成为主流之前,中国就已经开始致力于制定这些法规。
中国监管机构对生成式 AI 的内容审查也比较严格,虽然这让中国科技公司对推出自己的类似 ChatGPT 的服务更加谨慎,但也促使它们将重点转向企业和狭义的生成式 AI 用途。
联合国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这促使中国在全球生成人工智能专利竞赛中占据主导地位,2014 年至 2023 年期间中国提交了超过 38,000 项专利。
与此同时,Sglavo 表示,中国人口众多,数字经济快速增长,意味着对这些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很高。 他说:“这种高需求促使企业迅速采用和整合 GenAI 解决方案(包括电子商务、医疗保健、教育和制造业领域的应用),这些领域使用 AI 来提高效率和创新。”
北京还推出了多项旨在促进国内人工智能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举措。今年 5 月,中国启动了一项三年计划,旨在加强人工智能芯片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标准,并增强国家人工智能计算能力。
Sglavo 补充道:“由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中国企业也正在遵循这一指导方针,在其组织内部迅速采用人工智能的各个方面。”
生成式人工智能展望
总体而言,这项调查强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所有地区和行业中的使用变得多么重要。
研究发现,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组织正在看到显著的进步,约 90% 的组织报告满意度有所提高,约 80% 的组织表示他们节省了运营成本。
报告称,为了利用这些优势,全球大约十分之一的企业将在下一财年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投入预算,其中亚太地区的比例最高,为 94%。
Counterpoint Research 人工智能研究高级顾问孙伟上周在接受 CNBC 电视台的《 Street Signs Asia 》采访时表示,在人工智能芯片和基础大型语言模型开发方面,美国已经在人工智能第一轮浪潮中超越中国。
她补充说,第二轮将致力于针对消费者、企业和行业更具体的数据集和应用进行技术创新。
根据麦肯锡 2023 年的一份报告,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在 63 个商业用例中每年增加 2.6 万亿至 4.4 万亿美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