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社会,很多有意思的老物件都在慢慢的消失,伴随着我们童年乐趣的小玩意也逐渐被遗忘,但是在天津的民俗博物馆中还能见到不少有趣的。比如,有一件特殊的工具,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干什么,但其实和一种美食有关系,究竟是什么工具呢?下面小编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天津民俗博物馆位于海河西岸,坐落在古文化街区的中央,是天津市民和外地游客休闲旅游的好去处。资料记载,天津民俗博物馆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于1986年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它以元代的天后宫为基础扩建,并且在天后宫内还供奉了“海神”妈祖像,也是天津的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天津民俗博物馆的规模十分宏大,除了天后宫之外还有四座配殿和三座阁楼,文物和民俗展览区,据统计收藏的文物和民俗物件多达2万余件,全方位展现了天津的历史文化和风土民情。比如,天津漕运的兴衰,各种花会表演和节气习俗,以及手工业工艺品和戏曲等,尤其是每逢重大民俗节日时,天津民俗博物馆都会有演出,令人赞不绝口。
毫无疑问,老物件是天津民俗博物馆的一大看点,很多年轻人从未见过的老物件都能在馆内找到,而他们对老一辈人来说却都是满满的回忆和怀念,比如自在钩,龙骨水车,纺织机,煤油灯和杵臼等。虽然天津民俗博物馆的老物件让人眼花缭乱,但最有意思的还是一件特殊的工具。这件工具是两块木板,木板的内部刻有纹路,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是做什么的,但是一定吃过它做出来的东西,即糖人。
糖人是一种北方特有的零食,尤其是在秋冬季节最为盛行。民俗历史研究表明,糖人的起源很早,甚至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出现,一直延续到明清,并且在上世纪六七年代都还有。在很多老一辈的人的记忆中,小时候吃糖人也许是最快乐的回忆,每每在街上看到卖糖人的都不由自主的想吃,特别是在过年的时候,家长为了奖励孩子都会买糖人。值得一提的是,糖人就是用麦芽糖制作的人形糖果,比如有的是齐天大圣形象,有的是牛郎织女形象,还有的是戏曲人物形象,等等,各种人物角色不计其数,因此这类糖人也不仅是零食,还是一种玩具。
最关键的是,通过这些糖人的形象,还能让孩子了解和学习糖人形象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比如孙悟空大闹天宫,反映了孙悟空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精神,因此对喜欢糖人的孩子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过,当时的小孩子只知道糖人好吃好看,但却不知道糖人是怎么做出来的,直到在天津民俗博物馆看到了这种木板工具,才恍然大悟糖人竟然是依靠它做出来的。
其实,这两块木板工具就是制作糖人的模具,它是由木匠在木板内雕刻上人物模型,比如齐天大圣孙悟空,这一步也颇为考验木匠的手艺活,只有雕刻的没问题才能制作出糖人,否则做出的就不是糖人的了,而是“丑八怪”。制作好了木板模子,然后糖人手艺人就将麦芽糖熬化了,再趁热倒入木板模子,最后等5-8分钟即可,此时麦芽糖就凝固了,将模子分开就得到了糖人。也许制作糖人的过程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也有很多困难。
糖人艺人也是手艺活,制作糖人还要看当天的温度,一般夏天不适合做糖人,因为温度比较高,麦芽糖在模子里面不易凝固定型,所以吃糖人一般都在冬季,气候寒冷的时候。在冬季做糖人也有讲究,不然就会有两个主要的困难,第一掌握不好麦芽糖的温度,在开模的时候要么麦芽糖黏在了模子上,要么开出来的糖人没有完全凝固,都会让糖人制作失败。第二是在模子中倒入麦芽糖时,很容易就出现了空心,导致做出来的糖人不完整,这样也卖不出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在改变,自从吃糖多不健康的观念出现之后,糖人视乎也就变得无人问津了,以至于现在街头都看不到卖糖人的了。不过,糖人的制作技艺却还值得我们传承,而且现在也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也更需要广大年轻人去研究和学习。
参考资料:
《民俗研究》作者:张举文,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