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之父"离世三年后他的稻米正在被浇筑成混凝土

小小贝书文 2025-04-09 10:19:49

2025年春日的798艺术区,空气中飘荡着不寻常的躁动。这座由老厂房改造的当代艺术地标,又一次见证了行为艺术的疯狂实验,艺术家将价值28万元的500克千足金打造成1000粒米粒大小的金米,混入3吨普通大米中。3月30日开展当天,上千平米的展厅里,堆积如山的米山在射灯下泛着细碎金光,如同当代版"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魔幻演绎。这场允许观众徒手淘金的艺术游戏,在短视频平台迅速引爆话题,有人质疑这是炫富噱头,也有人赞叹其巧妙构思。

当展览临近尾声,原本雪白的大米早已被无数双手摩挲得泛起油光,混合着汗渍形成深浅不一的色块。,有消息称那些混合着人间百味的大米,将被制成混凝土浇筑成"欲望纪念碑"。这个充满争议的艺术项目,意外撕开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深层伤疤。

在粮食安全与饥饿记忆尚未褪色的土地上,人们却跪拜在金米粒前,用沾满汗渍的指尖践行着最原始的淘金仪式。这种荒诞的仪式感与袁隆平院士研发杂交水稻的实验室形成残酷对照。当科学家在田间破解生命密码时,都市人却在艺术馆里膜拜货币符号。

展厅内堆积如山的米山,实则是被异化的欲望地层层积岩。3吨普通大米构成的白色沙漠中,1000粒金米如同资本主义炼金术的符咒,将生存必需品转化为投机游戏筹码。观众指尖的油脂在米粒表面形成包浆的过程,恰似资本逻辑对日常生活的慢性渗透。当"淘金热"从历史教科书移栽到当代艺术现场,我们惊觉物质的丰裕非但未能消解贪婪,反而培育出更畸形的欲望菌株。

所谓"欲望纪念碑"的混凝土浇筑计划,实则是将集体癫狂凝固为时代标本的黑色幽默。这不是袁老让我们吃太饱的讽刺,而是精神饥饿者对物质图腾的病态崇拜。
5 阅读:1824

评论列表

胖舅

胖舅

5
2025-04-09 22:43

罚抄悯农10000遍!

洒家拨云剑 回复 04-09 23:32
小时候,跟大人干农活时常做到十二点,包括除草。就为了能收成多一点。

胖舅 回复 04-09 23:56
不是时间问题,是干完了才能歇,才能吃饭!

看什么看

看什么看

4
2025-04-09 22:54

算了饿上一个月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