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馋了!湖南妹子返乡后直奔粉店:嗦一碗才代表真正回了老家

陈伟健呀 2025-02-12 11:11:49

每次回到那个小城,最先扑面而来的总是那家米粉店的香味,一进门就能看见老板娘笑眯眯地迎上来,忙着招呼我坐到靠窗的老位置,这种感觉真的好像回到了小时候。

这家开了几十年的老店总是挤满了人,我记得小时候和妈妈路过这里,总能看见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辣椒香气和米粉的清香。

每次走进店里,耳边就会响起此起彼伏的吸溜声,这是当地人吃粉的独特方式,据说这样可以让汤汁和粉条的味道完美融合。

门口的墙上贴着泛黄的老照片,那是老板娘年轻时和顾客的合影,虽然已经模糊不清,但依然能看出她脸上那标志性的笑容。

店里的桌椅都是最普通的木头凳子,经过岁月打磨变得光滑发亮,每张桌子上都摆着老式的玻璃调味瓶。

热腾腾的粉端上来时,我总喜欢先闻一闻那股诱人的香气,然后才慢慢地拿起筷子,看着红油在汤面上缓缓漂浮。

记得有一次放学后特别饿,身上只剩下两块钱,老板娘看我可怜,还特意多给我加了一块牛肉和几根青菜。

现在每次回来,老板娘都会笑着说我长大了,但她做粉的手艺一点都没变,那种熟悉的味道总能瞬间把我拉回从前。

邻桌的大爷每天早上都会来喝一碗清汤粉,他说这里的汤底熬得好,喝完浑身都暖暖的。

店里的墙角有个老式收音机,每天都播放着本地方言的广播节目,听着那熟悉的乡音,感觉特别亲切。

小时候最喜欢坐在靠窗的位置,一边吃粉一边看外面来来往往的行人,那个画面至今还深深刻在脑海里。

对面小学的学生们总会在放学后结伴来这里,背着书包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要点什么口味的粉。

傍晚的时候,附近菜市场的商贩们也会来这里歇脚,大家边吃边聊,说着一天的见闻。

店门口的那棵老樟树见证了这条街的变迁,树下的长凳永远都坐满了等位的食客。

米粉的软糯和汤汁的鲜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种独特的口感让我想起了妈妈每次煮粉时的场景。

有时候会想,为什么外地的米粉店总是差那么一点味道,可能是因为少了这里的人情味吧。

老板娘说她家的调料配方是祖传的,每天凌晨就要开始准备,光是熬制汤底就要好几个小时。

以前读书的时候,每到考试周就特别想吃这家的粉,感觉吃完就能考出好成绩。

现在回想起来,和朋友们一起在这里分享美食的时光,是最珍贵的回忆之一。

老板娘的女儿现在也开始跟着学做粉了,她说要把这份传统手艺继承下去。

有时候遇到老同学,大家还会约在这里聚会,重温那些年的故事和笑声。

每次离开家乡前,我都会来这里吃最后一顿,把这个味道牢牢记在心里。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