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纷纷抢滩高标准农田业务,到底为哪般?

云灌溉 2024-12-16 18:17:33

近些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一直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香饽饽。

尤其是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推动下,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正在引领着农业现代化的新浪潮。同时,也引发了央企、民企资本纷纷入局高标准农田建设业务。

一、背后的动因是什么

根据政策显示,国家明确提出到2030年建成12亿亩高标准农田的目标,并为此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这样的政策环境,无疑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那么,这些央企为什么要抢着布局高标准农田呢?背后的原因其实并不简单。

首先,国家政策倾斜是央企抢滩高标准农田的重要动因。国家明确提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和政策措施,为央企等市场主体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政策不仅明确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还提供了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为央企抢滩布局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其次,农田建设业务与央企的主营业务高度契合。中交、中建、中铁等央企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具有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经验。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央企的主营业务高度相关。通过抢滩布局高标准农田业务,央企不仅能够拓展新的业务领域,还能充分发挥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优势,实现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

此外,央企还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土地整治、水利设施、道路建设等多个方面。央企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力量,拥有强大的融资能力和资金调度能力,能够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高效运营。

二、央企如何布局高标准农田

在抢滩布局高标准农田业务的过程中,以“中交”、“中建”、“中铁”、“中电”等为代表的央企们也是各显神通。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采取了不同的布局策略。比如

“中交”依托其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优势,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村交通网络相结合。他们不仅注重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还积极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农田灌溉和排水的顺畅。同时,中交集团还注重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应用,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高标准农田的生产效率和产出质量。

“中建”则凭借其在建筑设计和施工方面的专长,注重高标准农田的规划和设计。他们在项目启动之初就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根据当地的地形、气候、水资源等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中建集团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采用绿色建材和技术手段,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同时,他们还积极参与农田防护林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提高高标准农田的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铁”则通过提供全方位的农田建设服务,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他们不仅承担土地整治、水利设施建设等核心任务,还积极参与农田防护林建设、道路硬化、电力设施配套等辅助工程。中铁集团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引入先进的建设技术和设备,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他们还加强与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合作与沟通,确保项目符合当地农业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

“中电”则依托其在能源领域的优势,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村能源供应相结合。他们积极参与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为高标准农田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同时,中电集团还推广可再生能源设施如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设备等在农田中的应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并减少碳排放。此外,中电集团还加强与农业企业的合作与联动,共同推动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现代化进程。

农业行业观察透视发现央企布局高标准农田建设业务呈现出2大路径:

1)技术创新:央企加大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推动智能农业、精准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通过引入无人机、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农田管理的智能化和精准化。

2)模式创新:央企积极探索与政府、农户、社会资本等多方合作的模式,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通过PPP项目、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三、未来展望

随着企业纷纷入局,布局高标准农田建设也逐渐步入深水区,不仅仅布局高标准农田建设,未来还要积极布局农田数字化、产销一体化、农业品牌等深层次业务探索与赋能。

首先,巩固基础设施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所在。

未来,应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农田灌溉、排水、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和质量。通过引入先进的水利技术和设备实现精准灌溉和节水高效;优化田间道路布局提高运输效率;加强电力设施建设确保农田用电安全稳定。同时,还应注重基础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并降低运营成本。

其次,加大农田数字化建设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趋势。

未来应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农田数字化建设。通过建立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农田环境参数和作物生长状况;运用无人机和卫星遥感技术快速获取农田作物生长状况、病虫害分布等信息;推广智能农机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作业质量。此外,还应加强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精准和科学的决策支持。

再次,打通产供销一体化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未来应加强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企业等的合作与联动建立紧密的产业链合作关系。

通过建设农产品电商平台和冷链物流体系拓宽销售渠道并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力度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应注重农产品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建设确保产品品质和安全性。

最后,打造品牌农业建设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高级阶段。

未来应注重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打造工作。通过加强农产品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建设确保产品品质和安全性;加强品牌宣传和营销推广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开展品牌农业示范项目和基地建设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此外,还应注重农业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提升农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

四、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尽管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并迎来良好发展机遇,但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1、规划与建设质量问题。

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存在重建设、轻规划的现象导致建设质量欠佳和社会效果不好。规划未能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如地形、气候、水资源等导致建设后的农田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此外,建设标准“缩水”也是一大问题如沟渠排水不畅、田坎垮塌等影响了农田的使用效果和农民的种田积极性。

针对这一问题,应加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农业发展需求。

2、资金问题。

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资金缺口大仍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中西部财政压力较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本较高的地区资金短缺问题更为突出。

同时,投资主体单一也增加了财政负担并限制了资金来源的多元化。针对这一问题,应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比如通过PPP项目、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3、运营管理问题。

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不到位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点。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只用不管”的现象导致农田基础设施老化失修、“带病”运行、产出效益低下。此外,长效管护机制不健全也是一大问题如管护主体缺失、管护资金缺乏等影响了高标准农田的持续发挥作用。

针对这一问题应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和责任落实管护资金和措施确保高标准农田的长期稳定运行。比如可以建立政府引导、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管护体系形成多方共治共管的良好局面。

4、种植用途管控问题。

在高标准农田种植用途管控方面一些地方存在政策执行偏差对特色产业的土地进行整治影响了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

同时,部分高标准农田在建设后未能充分考虑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导致种植作物单一未能充分发挥农田的综合效益。

针对这一问题应加强种植用途管控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高标准农田既符合农业生产需求又符合地方经济发展规划。比如可以制定差异化的种植政策鼓励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选择适宜的种植作物提高农田的综合效益。

除了上述问题外高标准农田建设还面临着信息化建设滞后、农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制约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顺利推进和后期管护工作的高效开展。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现代化进程;同时加强农民培训和引导提高农民参与度和积极性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小结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仅是一项农田建设工程,更是一场农业现代化的革命。它正在推动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

然而,高标准农田建设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我们需要继续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建设质量和效益。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智能化和现代化进程。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是一个政府、一家企业或一个人能完成,他需要集结全社会的力量共同赋能与推荐,从而引爆中国农业现代化新进程。

1 阅读:934

评论列表

升斗小民

升斗小民

7
2024-12-17 15:56

搞钱,

杨华

杨华

2
2024-12-19 23:56

中国从古代到现如今一直都是农民作为保障而在各种战乱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