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中央金融委员会审议同意,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从业人士认为,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步伐加快,政策层面不断释放积极信号,旨在优化市场生态,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在这一背景下,《实施方案》出台是一次政策突破,其核心在于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推动资本市场进入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扩大参与机构范围与资金规模
此次《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五方面举措:首先,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在现有基础上,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含权益类基金)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抓紧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后续逐步扩大参与机构范围与资金规模。
其次,优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稳步提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类资产投资比例,推动有条件地区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细化明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五年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机制,支持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充分发挥专业投资优势。
提高企(职)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加快出台企(职)业年金基金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指导意见。逐步扩大企业年金覆盖范围。支持具备条件的用人单位探索放开企业年金个人投资选择。鼓励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开展差异化投资。
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强化分类监管评价约束,优化产品注册机制,引导督促公募基金管理人稳步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牢固树立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建立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机制,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推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规则落地,依法拓展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类型和投资策略。
最后,要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政策。推动上市公司加大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的运用。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进一步扩大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规模。
进入实施落地阶段
资本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其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资源配置效率和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中长期资金,如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年金和养老金等,具有规模大、期限长、风险偏好低的特点。这类资金的入市,不仅能够为资本市场提供稳定的“压舱石”,还能够引导市场投资风格向价值投资、长期投资转变,降低市场波动性,提升市场的稳定性和韧性。
“更重要的是,中长期资金的入市能够优化资本市场的资金供需结构,为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融资支持,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资本市场需要承担起更大的资源配置功能,而中长期资金的引入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星图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薛洪言认为,此次《实施方案》,更注重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落地性,内容也更加聚焦打通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标志着中长期资金入市正进入实施落地阶段。
薛洪言认为,比如,《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含权益类基金)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抓紧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以及推动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的运用、进一步扩大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规模等内容,都对应着具体的动作,预计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本轮资本市场改革,强调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保险、社保、年金、养老金等资金入市堵点,并强调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善资本市场资金供需结构和微观生态,为长牛慢牛行情奠定坚实基础。”薛洪言表示,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各项措施逐步落地,资本市场生态有望迎来持续改善,助力长牛慢牛行情的形成,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正反馈循环,通过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来提高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更好地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多措施确保入市资金风险可控
中长期资金对安全性和收益性有高度要求,而资本市场波动性和不确定性较高,这使得中长期资金在入市时格外谨慎。
“中长期资金入市是资本市场改革的关键一环,也是实现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重要路径。尽管这一过程充满挑战,但通过政策引导、制度创新和市场生态优化,中长期资金的入市将为资本市场注入源源不断活力,助力中国经济迈向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建议,当下,应从两个核心目标出发,一是引导中长期资金加快入市步伐,二是通过多渠道增强中长期资金在资本市场中的话语权和投资权重。
盘和林认为,一方面,要完善股市的法治环境,尤其要强化企业的回报义务,确保分红机制健全、投资有利可图,同时保证信息透明、数据真实,以此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另一方面,要优化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通过优胜劣汰机制,提高优质公司和成长性公司的比重,从而提升中长期资金的投资成功率。“只有将这些措施相辅相成,才能共同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记者蒋元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