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中国曾试图从俄罗斯引进图-22M3轰炸机,这款超音速远程轰炸机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战略威慑能力。它以其高速度、大航程和优越的打击能力,被认为:能够增强中国空军的远程打击与海上威慑实力。
然而,这一进口计划,最终未能实现。
俄罗斯出于多重国际政治和经济因素拒绝了出售。随着时间推移,中国在轰炸机领域取得自主研发的突破,不再依赖外部技术,俄罗斯在此时试图重新推销图-22M3,但面对中国已不再急需。
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带来全球安全格局的剧变。随着,美苏对峙的终结,美国的全球霸权加速推进,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地缘局势日趋复杂。
中国逐渐意识到:在现代战争中的空中打击和海上威慑力量存在缺口。此时的图-22M3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航程可达6800公里,同时能够挂载远程反舰导弹,极大提升对海面目标的突击打击能力,这对于中国的海洋防御和区域威慑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在90年代,中国空军在高性能远程轰炸机领域的技术和装备相对薄弱,尚无法独立研发具备远程作战能力的轰炸机。
因此,引进一款航程远、载荷大,且具备强大反舰能力的轰炸机成为空军亟需的战略选择。而俄罗斯的图-22M3以其高效能被认为是当时最符合需求的型号,能够迅速弥补中国空军在远程打击力量上的缺陷。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向俄罗斯提出进口图-22M3的申请。
尽管,中国在90年代表达了对图-22M3的强烈购买意愿,但俄罗斯最终选择拒绝出口,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
冷战结束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展,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外交和经济压力也随之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大型先进武器,尤其是具备远程作战能力的轰炸机,可能会加剧西方国家的警惕和反对。这种出口行为,不仅可能导致对俄经济制裁,甚至会影响到俄罗斯试图融入国际社会的战略。
此外,俄罗斯在东亚地区也保持相对谨慎的姿态,不愿轻易激化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因此,俄罗斯对外出口图-22M3显然需要考虑其全球战略和外交后果,出于平衡国际关系的需要,俄罗斯不得不搁置对华出口。
出于军事技术保护的担忧
图-22M3轰炸机虽然在俄军中已服役多年,但其技术水平在当时依然较为先进,特别是在远程打击和突防能力方面。俄罗斯对中国的军事技术输出一向谨慎,担心中国可能会通过逆向工程技术对图-22M3的关键技术进行自主化复制。
俄罗斯担心图-22M3的出口可能导致中国获得先进的军工制造经验,而这无疑会削弱俄军的技术优势。因此,俄罗斯为了保持其军事技术优势,选择不将图-22M3出售给中国。
经济利益的顾虑
除了国际政治和安全层面的原因,俄罗斯也有经济上的顾虑。中国在90年代希望购入图-22M3,但却没有提出较为丰厚的购买报价,而图-22M3的生产和维护成本颇高,出口数量有限。
俄方认为仅以单一图-22M3的销售,并不能带来足够的经济效益。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俄方对这一笔交易的兴趣也相对较低,最终放弃向中国出售图-22M3。
但是,在未能引进图-22M3之后,中国开始将目光转向自主研发,逐步推动战斗轰炸机的国产化。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研制,中国在战斗轰炸机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通过引进俄制苏-30战斗轰炸机和自研轰-6系列轰炸机,中国空军的远程打击和反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随后,通过技术吸收和自主创新,中国空军逐步摆脱对俄罗斯进口装备的依赖。
近年来,中国研发的新型轰炸机如轰-6K、轰-6N等具备强大的突击能力,能够挂载远程巡航导弹,航程与打击能力显著提升,不仅满足了空军的需求,还形成较强的海上威慑能力。
可是,随着中俄军事合作的逐步深化,俄罗斯重新尝试向中国推销图-22M3。
然而,中国在轰炸机领域早已不再依赖外部技术。相比于图-22M3,国产的轰-6系列经过多次升级,作战性能、航程、续航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
但是,有一点也不可忽略:对于俄罗斯态度的改变,确实也反映出中俄两国在军事技术合作上的微妙关系。
面对日益成熟的中国军工体系,俄罗斯试图通过军事合作进一步扩大经济利益。然而,中国军队对其技术依赖的逐渐降低,使俄方的推销显得并不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