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天津丨环空港区域发展融合:“农村包围城市”!

惊闻 2025-04-26 09:38:42

注:“话题天津”系列会带有作者个人观点,属于话题讨论类文章,观点仅供参考;“一图看懂”系列节选相关图片介绍内容,属于图片科普类文章;“一文看懂”系列整理相关文案介绍内容,属于图文科普类文章;“图看天津”系列节选精美图片介绍内容,属于美图欣赏类文章。

近日,有网友建议天津经开区西区和天津滨海高新区渤龙湖科技园合并问题,官方回复一览。

01丨网友建议:

由于历史原因,渤龙湖科技园和开发区西区均属于滨海新区但属于高新区和开发区两个不同的功能区。这有原因,相信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考虑到现在各功能区都朝着具有完善社会服务职能的方向发展,教育、医疗、商业、环境执法等等公共服务职能跟人口、地域有一定的相关性,现阶段来看可以考虑合并了。

比如,学校、医院、商业都需要一定的人口基数,不匹配的话 要么不够用不能满足群众需求,要么资源浪费,比如渤龙湖科技园只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发区西区也有一个医院;环境执法方面 由于各自地域较小,常常难以发现污染问题,也难以找到问题原因更难根治导致问题的原因,难以有效地利用执法力量等资源,而且本身两个区域的产业类型有相似之处,地域划分的支离破碎也容易导致在环境执法方面缺少动力。

上述表述可能不够全面,建议有关领导研究一下这方面,形成系统的观点,也为群众排忧解难,谢谢!

02丨官方回复:

滨海新区区委回复:您好,您的留言我们已经收到,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已将您的建议转交相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

03丨话题天津

从官方的回复来看,没有实质性答案。但是,这个建议很有意思,我们来使用“话题天津”系列讨论下。

首先,明确一点:建议很好,但是短期内无法实现,长期看也不乐观。为何呢?主要原因有二:

1)现状来看:合并后,如果归经开区管辖,可是经开区扩容已暂停批复,渤龙湖又是高新区管委会所在地,“天子守国门”;如果归高新区管辖,可是高新区现有土地还未开发成熟,也无理由扩容,况且还是已经发展基本成熟的经开区西区土地;

2)发展来看:二者是存在一定竞争关系的,比如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和制造产业等,高新区实力虽不如经开区,但也不差,所以没有“大鱼吃小鱼”的情况。

其他原因,就不再一一罗列了,总之,结果就是很难。所以,滨海新区官方层面的规划是“组团模式”,将该两区域规划为“科技组团”,以期二者能在竞争与合作中找到平衡。

但是,仅此而已......现阶段,甚至连公交网络,都是在“自扫门前雪”,地铁Z2线倒是串联了两个区域,可在建尚未开通。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在“津闻”之后,再开“环空港”号的原因之二:

1)各区官媒在发自己的辖区消息,自媒又无法深度综合挖掘,很多好消息就被错过了,我们要努力让这些消息走进大众视野,提振居民信心;

2)官方层面的规划,我们无法左右,但是可以从民间层面去引导融合,“潜移默化”地促进区域发展。

既然要“民间”融合,单单一个渤龙湖高新区和经开区西区,是远远不够的;“要做,就把蛋糕做大”,所以,我们的渠道消息,也不仅局限于空港或者东丽区,而是囊括双城之间,那些有产业和居住区的所有“有生力量”。

1)这些区域,都有产业区(即就业机会)、也有居住区(即常住人口),而且因为距离相近,所以工作机会是可以从民间层面进行“互联互通”的;

2)这些区域,在天津的城市格局中,存在感都不强;比如东丽区,属于靠近市六区的郊区;海洋园、欣嘉园属于靠近滨海核心区的郊区;渤龙湖更是“孤岛”般的存在;经开区西区只是东区的产业延伸地等等;

3)这些区域,从交通规划上,是可以紧密联系的。比如地铁Z2线(在建)、B1线(在建)和2号线延长线(规划)、津宁线(规划)、双湖线(规划)等等,一旦建设成型,有望“形成合力”;

4)这些区域,有就业机会、有常住人口、有地铁串联、有生活配套......所以,只是存在感相对低,不代表没有前景;比如: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空铁联运”,东丽区的三中心医院(东丽院区,在建)带动作用,空港、渤龙湖的高升学率和学区保护,海洋园的滨海西站和商业配套,欣嘉园的职教大学城等等;

5)这些区域,现在属于“一盘散沙”,各自闷头在努力发展;短期看是“百家争鸣”,但是,长远看,要想“成事”,“各自为战”绝对不可行,因为要么辖区小、要么辖区分散,官方层面又没有“给予重视”;

6)这些区域,需要一个“带头大哥”,谁最合适?空港!无论是官方层面,还是民间层面,各界对空港的认可度是最高的,加上其域内配套齐全、企业众多、公共交通规划完善等等,作为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争议不大;

7)这些区域,除了新市民以外,需要原住民,所以,东丽区就是“人口池”,既可以成为联系市区的纽带,也可以为环空港区域的发展带来人口基数,所以津北路拓宽工程(带动空港三期与东丽区南部融合)和地铁Z2线机场段(与机场和地铁2号线连通,缓解北部拥堵)都很重要,如果地铁4号线能经空港三期、延伸至空港二期与Z2线实现换乘,南部的局面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段均可在保税区辖区内,高架线即可,落实效率相对高,本号观点,仅供参考);

8)这些区域,空港是“中心”,那谁适合做“副中心”呢?我们的答案可能会“出人意料”:渤龙湖!一来是滨海新区的实力保障;二来是高新区的开发保障;三来是产城融合的合理定位;四来是空港靠近市区、渤龙湖靠近滨海核心区的合理搭配;五来是地铁Z2线的纽带作用;六来是串联东西南北的“核心作用”;七来是还有大片空地可以持续开发......所以,很多人觉得我们将欣嘉园消息纳入环空港区域很突兀,但是从其更靠近渤龙湖的角度来看,就相对合理了;而海洋园与渤龙湖,同属高新区,学区又紧密联系,与华苑相比,既是“近邻”又是“兄弟”;

9)这些区域,各自配套不一定完善,但是可以“借势”,比如,空港的医疗、商业可以作为区域核心配套等;除了一点:学区,但实际上,也就是东丽学区和滨海学区之分:东丽百中之外,还要建一中东丽(已竣工)、耀华东丽(已启动)和二十中东丽(计划年内开建)等品牌校;高新区学子可以报考位于空港的一中滨海;空港学子也可以报考位于欣嘉园的实验滨海;很快也可以报考位于海洋园的塘沽一中(高中部);高新区的高新一校是个特例(现阶段,余额面向塘沽招生)。

......

04丨话题总结

近期,我们陆续发文→

1)写了东丽区的人口现状和交通优势等:

2)写了环空港各区的人口规划和未来前景等:

3)写了渤龙湖的居住开发和前景分析等:

4)也写了未来科技城的医疗规划和交通联系等:

5)最后,就以这篇,结束这个系列的原创文稿吧。

简单总结下:渤龙湖与经开区西区合并,暂无可能;环空港区域要想增加“存在感”,就要融合做大;官方层面的规划已基本确定,要想融合做大,就需要“因势利导”,从民间层面先行促进,活用“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战略;融合需要空港的带头作用,需要东丽区的人口基数,也不可忽视渤龙湖的价值,再联合一切“有生力量”,携手并进;关注“环空港”,跟着我们的图文,一起看身边的人和事儿、品眼前的景与情、创更好的未来!(津闻丨环空港(编辑)、综合整理、综合配图、本号观点、仅供参考)

0 阅读:14
惊闻

惊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