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4月8日,平时一向干燥的延安突然起了大雾,而且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
这一天,毛主席、朱老总、任弼时、刘伯承、林伯渠等领导陆续赶到了延安机场,准备迎接一架即将降落到延安的飞机。这架飞机上有13名乘客,其中就包括刚刚被释放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和他的夫人儿女、刚参加完巴黎世界职工代表大会的邓发等同志。
博古当时也在这架飞机上,两个月前,他被任命为政协宪法草案小组委员会的中共委员,赴重庆参与修改宪法草案。但由于在随后的工作中,国共双方存在巨大分歧,博古必须回延安汇报请示,当时叶挺、邓发等人正好要乘坐美军观察组的C-46运输飞机去延安,博古搭上了这架飞机。
大家在延安机场一直等到下午四点,但始终没有等到这架飞机的到来,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人群也开始慢慢散去。
“今天雾太大了,能见度差,飞机肯定是返回重庆或者飞到西安去了,过两天会再回来的。”当时大家都这么以为。
但是,接下来的两天,天空都是阴雨绵绵,这架飞机始终渺无音讯:延安联系上了重庆、西安,但这两个地方都回复这架飞机没有返航。大家的心里隐隐约约有了不好的预感。
4月9日,美军观察组来电,说他们也找不到飞机,准备派两架飞机到延安附近搜索。时任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总部秘书长的杨尚昆立刻把这一消息向毛主席做了汇报,中央随即给各解放区发了电报,让军民协同寻找。
不久后消息传来:C-47因天气原因迷失航向,导致撞毁在延安东北方向的山西省兴县黑茶山,机上乘客13人、机组成员4人(美国人)已经全部罹难。罹难人员的尸体在飞机碰撞爆炸后,大都难以辨别,但有3个人的身份是可以确定的,一个是因为常年戴眼镜,眼眶附近有一道凹痕的博古,一个是年龄最大的,脸部有白胡子的著名教育家黄齐生,另一位则是叶挺将军。
这就是我党历史上著名的“四八空难”。
四八空难发生后,中共中央决定将烈士们的遗体从黑茶山运往岚县机场,再转运延安。《新华日报》不久后刊登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周恩来、董必武、陆定一等联合具名的《讣告》,正式向外界通报了这一噩耗。在《讣告》中,四八空难被定性为“失事”。
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吗?建国后,叶挺的儿子叶正大从苏联留学回国,周恩来夫妇在家里宴请了他。席间,周总理亲口告诉叶正大,当年我们怀疑是国民党的特务做了手脚,派晋绥公安总局顾逸之前往调查。顾逸之在调查处理后,上报书面报告中,既明确了飞机是因云雾浓重、低空飞行导致撞山起火,也排除了人为爆炸的可疑迹象;但也提出了对飞行迷失方向和仪表问题等疑点。
当时正是国共和谈的关键时期,尽管存在疑问,也只好对外宣称这是一起意外事故。后来,我方向国民党提出:以后凡是中共中央委员和高级将领乘坐飞机,一定要有一位国民党的将领陪同。国民党方面答应了这一要求。
2003年,《档案时空》发表了《叶挺将军座机失事真相揭秘》一文,作者引述了军统特工杜吉堂临终前的陈述,杜吉堂声称当年自己受军统指派,在飞机停靠西安时,把一枚磁铁放到了飞机高度表和磁罗表的方面,最终引发了空难的发生。
事情似乎终于要真相大白了,但博古(秦邦宪)之子秦铁、叶挺之子叶正大、王若飞之子王兴、邓发之子邓北生等人联合多方寻找,最后却得知,当年的军统里,根本不存在杜吉堂这个人。
而且这篇文章可谓是漏洞百出,这位杜吉堂声称自己通过渠道刺探到了飞机经停西安的消息,并下了手,但事实上,这架飞机经停西安的消息是公开的,当时还有不少国民党官员到机场送行。
秦铁认为,当时驾驶这架飞机的是美国飞虎队的飞行员,国民党的特务尽管无恶不作,也不会有如此胆量,对美国现役军人下手。所以,他还是更倾向于这次空难是个意外。
博古之子:历史给我父亲安排的,就是一个犯错误的角色博古,也就是秦邦宪,出身名门望族,当年的无锡秦家出过著名的北宋词人秦观,博古就是秦观的第32代孙。无锡始祖曾开创寄畅园,清朝年间,康熙和乾隆南下江南,无锡秦家曾在这里接驾过这两位皇帝。
博古童年时,他的父亲因肺病早逝,他们这一支因此家道中落,这番变故使得少年博古变得沉默寡言,略显早熟。但好在秦氏家族当时办了公学,博古有了免费读书的机会。
后来的博古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好学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一说英语系),师从瞿秋白、恽代英等著名革命家,他的思想受到洗礼,不久后加入了共产党。
回顾博古的政治生涯,最传奇的地方莫过于他在24岁时就当上了中国共产党的“总负责人”,登上了人生的顶峰。对于这段历史,史学家也是众说纷纭,争论不断。一种较为可信的说法是:
1930年,博古从苏联留学回国,和王明、王稼祥等同学联名反对李立三的政策,由于获得了共产国际的支持,李立三倒台,王明入选政治局常委,博古升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不久后,团中央委员会书记温裕成被撤职,博古再次升迁,顶替了他的职务。
1931年,顾顺章、向忠发相继被捕,上海的地下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工作已经很难进行。这年9月,组织决定让周总理去中央苏区担任书记、让王明去苏联担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他们离开后,博古顺理成章地成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人选。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中央被定义为“临时中央”,不设总书记,博古的职务是“负总责”或者“总负责”。不管名称是什么,这年24岁的博古成了临时中央的一把手。
1932年,卢坦福被捕变节,再次给上海的地下党组织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张闻天和陈云等同志也差点遭遇不测。在这种情况下,博古在请示共产国际后,决定将临时中央迁至江西中央苏区。后来的事情就是,这个临时中央进入中央苏区后,架空了对创建中央苏区有重大贡献的毛主席,并执行了一系列错误的政策,导致中央苏区实力大大下降,最终走上了长征之路。
在1945年的七大上,博古发言说:“各种恶果我是最主要负责人,这里没有‘之一’,而是最主要的负责人。”在回忆这段历史时,秦铁说:“历史给我父亲安排的,就是一个犯错误的角色。”
24岁成为党的领导人,这对博古来说并不是一件幸事,他比张闻天小7岁,比周恩来小9岁,比毛泽东小14岁,以他的阅历和能力来说,是完全不足以承担如此重任的。但因为种种历史机缘,他却被推到了舞台的中心,这一切仿佛是历史给博古开的一个玩笑。
博古不为人知的历史功绩遵义会议后,博古一度对会议的结果有不同意见,他一时间转不过弯来,认为自己没有什么错,但随着长征的进行,他真正认识到了遵义会议是正确的。
遵义会议上博古实际上失去领导权,但名义上他依旧保持着“总负责”的头衔。这年2月5日,红军长征到云南威信县,周总理找到了博古,对他说:“蒋介石能文能武,知识面广,又有政治手段,我们必须找个比他更强的人领导。我考虑了很久,这个人就是毛泽东。中国革命要打倒蒋介石,必须由毛泽东领导。现在我们商量由张闻天接替你的职务,也是过渡的。”
博古听完,他很认同周总理的话,随即把中央会委员、中央书记处的印章都交了出来。当时凯丰建议博古不要这么做,让他先把情况汇报给共产国际,让共产国际来处置。但博古还是从大局出发,把相关的东西都送到了张闻天的住处。从此,张闻天担任了中央的总负责人,博古继续担任中央常委和军委委员的职务。
在后来的日子里,博古成了毛主席忠实的拥护者。红军三渡赤水后,以林彪为首的一些将领对部队大规模迂回不理解,认为这样下去部队会被拖垮。期间,林彪还给张闻天写过信,要求把主席换下去,让彭老总指挥军队。此事发生后,是周总理和博古以政治局常委的身份,出面给大家做工作,把事情平定了下去。
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极力要求红军南下,期间他找到博古,反复强调说遵义会议不合法,四方面不同意。希望以此笼络博古,但博古没有动摇,他坚定地站在了中央这一边。
不久后,张国焘凶态毕露,有以非常规方式解决纷争的想法。他发给陈昌浩的电报被叶剑英得知后,中央决定连夜率领一、三军团北上。离开前,博古嘱咐叶剑英:“你和我们不一样,你把电报送给了中央,又把军委家属队拉了出来,人家恨死你了,会放过你吗?”他提醒叶剑英一定要注意安全。
后来,叶剑英和博古在俄界重逢,叶剑英握着博古的手说:“谢谢你昨天的提醒,你帮了我很大的忙。”
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在随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主席半开玩笑地说:“34年博古没有处理我,让我当苏维埃政府主席,五中全会又提名我当政委,礼尚往来嘛,这次苏维埃政府成立,理应由秦邦宪任主席。”
在毛主席的支持下,博古成为了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主席。期间,他和董必武等同志一起解决了陕北的历史问题,释放了刘志丹、高岗、马文瑞等百余名同志。
1937年,博古出任中央组织部部长,西安事变后,他又出任中共驻南京代表,参与组织恢复重建了南方13省的中共党组织,组建了新四军,营救了大批同志。此后大多数时间,他都负责统战工作,直到不幸罹难。
博古、王明、周恩来(左起)
四八空难后,中央将遇难同志的遗体运回延安,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当地民众知道此事后,灵柩过处,群众拦路吊祭,扶棺痛哭,深致哀悼。
当时《新华日报》评论称:“像王若飞、秦邦宪,他们是成熟了的人民的政治家和领导者,他们是中国民族的精华,中国人民的珍宝。”周总理在纪念文章中称他们为“人民的英雄,群众的刘秀,青年的导师和坚强不屈的革命战士。”毛主席也曾专门著文,盛赞博古数十年间“为人民事业做了轰轰烈烈的工作”,“为人民事业而死,虽死犹荣”。
博古遗孀找到杨尚昆:我们需要组织帮助博古罹难的时候,他的夫人张越霞只有35岁。当时不少人都来劝她重新组建家庭,张越霞却回答:“如果我再组织家庭,那博古的孩子怎么办?他们就成孤儿了。”
张越霞所说的“博古的孩子”并不只是博古和她所生的孩子,还有博古和他前妻生的两个儿子和女儿。
那个时候的张越霞孤身拉扯6个还在长身体的孩子,负担之重可想而知。新中国成立之初,组织按照供给制给大家分配,张越霞这时的负担还能接受。到50年代之后,国家开始实行工资定级制,仅靠张越霞北京市西城区区委书记的工资,想养活一家人就很困难了。
万般无奈之下,张越霞找到了时任中央副秘书长的杨尚昆同志,向他诉说了自己的难处。杨尚昆听后感慨不已,立刻同意按照烈士子弟的待遇,给每个孩子每个月20元的抚养费,这在当时那个年代,已经算很大一笔钱了。
不久后,组织又查出博古生前有一笔翻译书的稿费还未结算,大概是1000元,又把这笔钱付给了张越霞。张越霞有了这笔稿费,便把组织发的抚养费退了。直到1979年张越霞病逝,他们一家再也没有领取过组织的任何钱。
博古罹难后,他的很多老战友都对他的后人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朱老总,每年到了四月八日,他都要打招呼叫博古的孩子去他家吃饭。党内的一些干部在回忆起博古时也总是说他“是好人,很有学问”“为人很正直,从来不搞什么阴谋诡计,光明磊落,而且能上能下,服从党的需要”。
气宇轩昂李韩
为人很正直,从来不搞什么阴谋诡计,光明磊落,而且能上能下,服从党的需要。
柳暗花明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用户18xxx32 回复 4821828 04-24 12:31
就不能是孙儿辈?
4821828 回复 04-23 20:59
年龄不对!
老水手
博古的后人
黑山老妖
1000块当时算是巨款了。
Xchen 回复 04-25 16:14
想买东西没有票,再多钱也没用
ok
伟大先驱
用户10xxx45
査百度卢坦福是1933年被捕叛变的,文中讲1932年,到底哪个准确?
用户10xxx37
难能可贵
平凡客
致敬英烈!
闵刚
没王若飞?